漸漸贏得了徐庶的友誼,倆人成了相交一生的摯友。

趙興做人做事務必求個心悅誠服,對待禰衡和徐庶二人亦是如此。在大瘟疫爆發的六年時光內,臥虎城猶如暴風雨中的一片安全島,始終處於寧靜和平穩之中,既沒有什麼恐慌情緒蔓延,也沒有物價飛漲的困擾。這些實實在在的功績,趙興從沒有在太行書院的師生面前提起過,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能夠躲進太行書院安心做學問的人,不管是支援還是反對趙興一些政策的師生,都一致認為趙興具備治理和興旺國家的才能。

第110卷 第876節:北地惡鄰起禍心 (1)

曾經受到過趙興奚落,甚至是辱沒的禰衡,在陳琳發出討趙檄文的第一時間便站出來替趙興辯護。徐庶是第二個站出來的,並非他比禰衡慢,只是知道禰衡最擅長跟人辯論,所以將第一斗士的位置讓給了禰衡。

在徐庶求學太行書院的時候,趙興單獨接見過他幾回,兩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人說話毫無顧忌,暢談天下時事和百姓多苦,聊得甚是投機。趙興順勢邀請徐庶有空的時候,也可以前往臥虎講武堂聽課,徐庶當然是欣然而往,結果發現在那裡的收穫比之太行書院還要大。

徐庶一開始只以為臥虎講武堂裡不過是一群只知道打打殺殺的武人,可進去聽過幾堂課之後才發現自己錯的離譜。原來臥虎講武堂內開設的課程,門類之全面,內容之新穎,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對於可以擔任統帥職務的頂級人才,在這裡都要學習一門叫做政治經濟學的課程,還有一門軍事指揮學的課程,其他一些諸如參謀業務、作戰指揮、應急救生、單兵技能等等的課程,都是經過反覆推敲和實戰積累之後,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就連《趙氏統兵五字要訣》、《趙氏三十六策》等兵法紀要內的書籍,都有人專門進行了例項註解,真可謂是深入淺出,讓人受益匪淺。

徐庶在臥虎講武堂內不僅學到了很多軍事指揮方面的才幹,而且將原本不太系統和適用的武技也進行了提升,如今他雖然還是習慣於使用長劍,但一般的弓馬和刀槍等兵刃,都能熟練地使用。若是誰以為他是一位文弱的書生,那一定會吃大虧。趙興都定義他為偏文的趙子龍,可想而知他的武力也是不俗。

已經收拾停當的徐庶,帶著趙興專門為他挑選的一萬熊羆軍士卒,毫不猶豫地消失在中陽縣的西邊。一旦離開了西線大本營之後,這一萬人的生死便繫於徐庶一人,而幷州的安危更是與這一萬人緊密相連。

徐庶的任務不僅僅是發現盧植的主力所在,其實更重要地是要摸清楚盧植和皇甫嵩下一步的戰略意圖,為幷州做出正確的應對提供參考。如果需要,徐庶甚至要帶著這一萬人進行阻截攔擊作戰,為後方的大本營提供緩衝時間。說白了,就是要以己方的犧牲,換取大部隊的兵力配置和機動部署。

按照大本營指揮部的分析,盧植接下來可能採取的行軍方式或者是戰略目標可能有三種。

第一種,留一部人馬在黃河西岸佯動,牽制黃河東岸的鎮北軍主力,聯軍的其餘人馬則直撲上郡治所膚施,想辦法將活動在奢延河一帶的飛虎、蒼狼兩軍包圍吃掉,最終在隆冬到來之際,駐軍膚施城。

第110卷 第877節:北地惡鄰起禍心 (2)

第二種,派一支部隊向北抵達奢延河一帶,牽制呂布和關羽,聯軍主力伺機東渡黃河,直接殺向西線指揮部所在的中陽,在黃河東岸與趙興進行決戰,徹底解決幷州的主力,然後迸發太原和上黨,最終攻克幷州全境。

第三種,既不打膚施,也不打中陽,採取障眼法,將聯軍帶到藺縣以西,突然大規模地東渡黃河,直接繞開有鎮北軍團重兵駐守的奢延河和中陽兩地,直撲西河郡的治所離石城,最終導致駐軍在離石城以南五十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