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釘栽入湖中,掙扎了一會沉入湖底。幾個艄公是被清兵臨時強拉來搖櫓的,見毒釘厲害,一齊翻身跳入冰冷的湖中,潛入水底逃命去了。畫舫無人搖櫓,一時在水面打轉。幾個清兵抓住櫓柄撥劃,穩住了畫舫,行速卻已大不如前。

艾新角猶坐在船頭的太師椅上,督令著兵卒加力使勁。

陳夢瑜把竹篙交還給唐明睿後,對柳鳳起道:“柳大俠,我去去就來。”他脫掉長衫,一個猛子扎入湖中,潛到艾新角乘坐的畫舫底下,取出玉簫朝船底一陣亂捅。他的玉簫堅逾精鐵,船板應手而碎。

艾新角令兵卒用長矛大刀向水中亂刺亂劈,陳夢瑜一一避過,將四艘畫舫的底部捅出幾個大洞。他回到小船上,湖水雖已寒冷,他仍笑著對艾新角道:“艾將軍請坐穩了,西湖龍王正在水底列隊恭候你的大駕!”

唐明睿竹篙一插,小船向北行駛,孤山一帶的清兵一齊吶喊,列陣等候。

小船忽地轉向西方,陳夢瑜道:“柳大俠,待到前面玉帶橋時,何不跳上蘇堤再衝殺一陣,能殺一個算一個。”

後面的畫舫已開始下沉,船上的清兵頓時亂了陣腳,任艾新角叱斥喝止,在船上驚呼逃竄。

但畫舫沉到了船舷,已不再下沉,艾新角和幾個兵卒都趴在頂上,隨著水波一晃一蕩。

柳鳳起意欲殺他個回馬槍,見後面的小船如飛趕來,嘆息道:“也是這廝命不該絕吧。不過他的右手已給我廢了,留著左手無已大用,等於成了廢人,也許讓他活在世上更為難受。”

小船穿過壓堤橋時,柳鳳起、谷幽蘭、陳夢瑜撥開射來的飛箭,飛身躍上蘇堤,柳若煙也緊跟而上。清兵想不到四人有此一舉,一時亂了陣腳。

柳鳳起使出三分功力,落掌處清兵非死即傷,紛紛跌入湖中。谷幽蘭出手更為辛辣狠毒,清兵以為一個半老徐娘是四人中最弱的一個,長矛大刀齊向她的身上招呼過來。谷幽蘭一用“星河旋轉”,周圍的不少兵卒都已中劍倒地斃命。柳若煙的“搜魂奪命釘”如催命符,中者登時死於非命。陳夢瑜的玉簫確有大家風範,自成一格,招式大起大落,遇者莫不望風披靡。柳鳳起暗暗欽佩他的悟性之高。“鎮江雙英”確非浪得虛名。他雖排名在唐明睿之後,但已非一般的武林名家能敵。他已如此,可見唐明睿的武功如何了。

而對清兵,陳夢瑜似乎不甚經意的隨手揮灑,所使的招式正是從南宋狀元張孝祥的一首《念奴嬌》中演化而來。其詞是: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

如“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一句,陳夢瑜提膝旋轉,手中的玉簫橫切對手的中路,突化為滿天的簫影,自然是時近中秋,月華萬道了。到“更無一點風色”時,玉簫飄忽不定,似一縷一縷的輕煙穿過刀戟輕點清兵的額際、印堂等處,別看輕柔無力,實則舉重若輕,中簫的清兵不是鮮血噴射就是腦漿四濺。到最後的“不知今夕何夕”一句,手中的玉簫也似醒非醒似醉非醉的茫然無態,忽東忽西的分擊對手……

谷幽蘭看他的身法姿態美極妙極,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把洞庭的月夜,水波月影演繹得淋漓盡致,將舞姿般的身法和武功的威力融為一體。她連聲喝采,問柳鳳起道:“柳哥,這套簫法是何人所創?”

柳鳳起讚歎道:“是他自己增損古人的玉簫技法而成的‘洞庭月夜簫法’。”

谷幽蘭暗自稱奇。

陰雲四合,竟下起雨來。雨越下越大,回首西湖上如簾如傾,隱隱約約見四艘畫舫仍在三潭印月附近漂盪。

柳鳳起對谷幽蘭道:“姑蘇一帶自古便是名流雅士的匯萃之地,歷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