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沒有旁人,狂歡過的人群還在睡夢中。只有他們兩個漫步其中,隨著天色漸亮,他們已經走過半個古城,來到平日裡喧囂的四方街,不大的一塊廣場,周圍的商鋪也還在沉睡中,看著空曠的廣場,靜謐中那樣莊嚴肅穆的歷史印記在晨光中顯露無疑。

四方街以彩石鋪地,中午了才開市,傍晚都會用清水洗街:因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邇。

置身其中,令人彷彿步入了“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中。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著明清建築的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鱗次櫛比,既突出結構佈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清巧,中外建築專家譽其為“民居博物館”。

四方街的四周青山環繞,壩內碧野如緞,泉水縈迴,形同碧玉大硯。該街始建於宋末元初,相傳因麗江世襲知府姓木,忌諱築上城牆後變作“困”字,故不修城牆。城區以四方街為中心,放射出四條大道,每條主道都有巷弄相隨,巷弄四通八達,沒有一條死衚衕。無論街道大小路面均鋪五色石板,經數近千年走磨,石紋盡顯,很是別緻、漂亮。

居民群落多依山傍水,大街小道順山勢而行。來自象山腳下的玉泉山水流至城頭雙石橋下,分流3股伸向東南,形成無數小支流,穿越大街小巷,迴旋千家萬戶,水上小石橋不計其數。居民住宅多為瓦房,大多是三坊一壁,天井正方,走廊寬敞,門窗雕飾花鳥圖案,院內種植草木花卉,雅緻豁朗。

麗江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裝飾,其重點是門樓、照壁、外廊、門窗隔扇、天井、梁彷等。

門樓的形式有磚拱式、木過樑平拱式及木構架式三種,磚拱式門樓多為中間高、兩邊低的三滴水牌摟式樣。木過樑平拱式門樓則是以木過樑承託、外包簿磚的三滴水牌樓。木構架式門樓多為雙坡屋面,簷下用多層花板、花罩裝飾。民居照壁一般有三滴水、一字平式兩種,內部的外廊小照壁多用大理石裝飾。房屋的門窗均飾以木雕圖案,如烏禽、花卉、琴棋書畫、博石器皿等,是功能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此外,對梁枋、往頭、欄杆、柱礎、勒腳、簷口、屋脊等木作、石作、瓦作部位也加以裝飾。如大過樑的梁頭雕成獸頭,俗稱“獅子頭”,亦雕成圓鼓形、瓶形等。

其間可以看出古人的美學欣賞水平和智慧之作,所有建築都是自然之美的呈現。

兩人在四方街無人的安靜晨光中,緊緊相擁,多希望時光此刻凍結不再流轉,讓愛停留,讓世界永恆。他們的****沒有因著時光的流逝而削弱,而是日日篤深了起來。

結婚十年之久,慢慢地,他們從開始的一見鍾情到後來的心領神會,兩人的感情和相知指數都在一次次的相擁中得到昇華。他們的愛已經過渡到精神和靈魂之戀。

隨著陽光慢慢撫摸古城的每一寸肌膚,商鋪的人開始活動起來,街巷也開始熱鬧起來,兩人牽手往回走。

等小玉起床之後,吃過早餐,一家子才慢慢騰騰地再往古城去。

慢慢徜徉在古城的小橋、流水、人家的巷陌之間,到達了大石橋,旁邊一塊石碑,上書“麗江大石橋”五個大字,垂柳依依、大葉榕蒼翠勁霸。坐在橋邊,吹著習習微風,看著人來人往,在浮躁的世人臉上,看到的是匆匆行色,沒有人停下來享受,只是一個個躍上橋廊去留影紀念。

那時候山丹和單位外出考察,常常聽到大家說: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點照照。似乎所有的中國人都是這樣,既不會在出行前瞭解目的地的人文歷史和特色,也不會在到達時多用一點點心感受美好和不同,只是走馬觀花,似乎到達目的地照相是一件頂重要的事情,好回去之後顯擺、炫耀和賣弄。似乎國人的虛榮已是深入骨髓的事情。

你若問他那裡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