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哪裡苦笑連連。
蓬萊島那邊的效率非常之高,在第三天,鈐壓著道錄司、僧錄司、蓬萊派諸金丹的三份順表,就遞到了大周的皇宮之中。
智屏公主早就把秦之初要求蓬萊島三派給大周皇帝寫順表的事情,告訴了天命帝。可即便是天命帝有了心理準備,當他真正地把這三份順表捧在手中的時候,心房還是歡喜的快要炸開了一般。
天命帝一會兒放聲大笑,一會兒有淚流滿面。天命帝自問跟大周的列祖列宗相比,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登基之前,安南王起兵謀反,反對他登基,這可是大周曆史上極少發生的事情,偏偏就讓他趕上了。
如今,脫離大周掌控的道錄司、僧錄司重新歸順,主動上順表,這樣的豐功偉績,即便是不能夠與太祖皇帝相比,那也是足以在史書上濃墨重彩地書寫一筆的,就憑這一筆,他就足以在大周諸賢君中擁有一席之地了。
哭過,笑過之後,天命帝投桃報李,連發兩道聖旨。這第一道聖旨,無論是對大周來講,還是對秦之初來講,都是干係極其重大的一件事情。
在這道聖旨中,天命帝將遍佈全國的給國師秦之初興建國師祠,百姓給秦之初樹立長生牌位等一系列的行為,統一稱之為秦公教的宗教行為,立秦之初為秦公教的教主,封秦之初為大rì聖王,享天子依仗,同時,尊秦公教為國教,由戶部撥款一百萬兩,興建秦公教的總祠。同時鼓勵官民信奉秦公教,興建秦公祠分祠,為大rì聖王供奉香火。
第二道聖旨,則是將上了順表的道錄司、僧錄司和蓬萊派劃撥秦公教麾下,聽從大rì聖王兼國師的調遣。
兩道聖旨一下,舉國震動。
第二道聖旨,還沒什麼,畢竟就算是兩司加彭萊派上了順表,大周皇室要想調遣他們,也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
最主要的還是第一道聖旨,秦之初不但封王,還享有天子依仗。還立了秦公教,大周官民還都得信奉,大周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一時間。朝野紛爭不斷,不斷地有人對皇帝的第一道聖旨表示贊同,卻也有人激烈地抨擊、死諫。
無論是秦之初,還是智屏公主,事先都沒有想到天命帝會頒下如此聖旨。兩人看到這道聖旨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後怕。
他們一直以為天命帝坐在深宮之中,不知道秦之初求的是什麼。圖的是什麼。但是看到聖旨的時候,他們才知道天命帝一直是洞若觀火,心知肚明,只是不說罷了。要不然,他就不會特意立秦公教為國教,並讓秦之初享用天下臣民的香火了。
秦之初和智屏公主一番商議後,由秦之初親自持筆,寫了一份言辭懇切的奏摺。由智屏公主親自帶入宮,面呈天命帝。
天命帝當著智屏公主的面,把奏摺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後把奏摺往御書案上一放,問道:“智屏,你有做皇帝的心思嗎?”
智屏公主搖了搖頭。
“那之初有取代我大周的心思嗎?”天命帝又問道。
智屏公主再次搖頭。
“朕再問你,無論朕是否在世,之初是不是都能做好秦公教的教主,始終不渝地守護我大周的江山社稷,為民造福?”
智屏公主這次不再搖頭,而是點了點頭。
天命帝呵呵一笑,“你的回答,跟朕設想的一模一樣。那朕還有什麼好擔心的。你跟之初也沒有必要胡思亂想。朕看的很清楚,之初越強大,我大周的江山越穩固,我們之間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承的局面,你說是不是?”
在這次跟智屏公主的談話之後。天命帝朝綱獨斷,把朝中所有反對立秦公教為國教的聲音,全都壓制了下去,甚至,他還為此罷黜了十幾位朝中重臣,換上了支援他這個決定的官員。
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