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人,要謝也是謝他。

不過謝不謝的,秦之初不是很在乎,他要的是長生牌位,香火之力。可是想讓顏士奇這樣的朝中重臣,魏國公等這樣的世襲國公放下尊嚴,面子。身段,給他樹立長生牌位,早中晚,每次三炷香地在他的長生牌位前叩拜,祈禱,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這些,只能慢慢來,暫時急不得。

秦之初把聖旨取了出來,“顏少師,各位國公。列位大人,太后、皇上和皇后三人剛剛聯合下了一道旨意,任命下官為查辦謀逆案的欽差大臣,有權責問查辦我大周所有臣民,不管是親王郡王,公侯將相。只要涉案,都要聽從下官的盤問,如果下官問到了誰的頭上,還請各位配合。不要害得咱們大家都難做。”

顏士奇先是查驗過秦之初手中的聖旨,他也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的聖旨,按照常理說,這種直接由皇宮中發出的聖旨,沒有徵詢過內閣的意見,他完全可以拒絕承認,不服從這道旨意的指令。

不過顏士奇沒有這樣做,他年紀大了,沒了什麼雄心壯志,只想著能夠再扶天命帝一程,盡到臣子的職責後,就告老還鄉了。像這次的謀逆案勢必牽涉甚廣,他根本就沒有jīng力去查辦,要是他強出頭,弄不好就得陷進去。

另外,在他看來,秦之初的忠心是毫無疑問的,別的不敢說,謀朝篡位,肯定是不會的,估計也不會謀求太多的政治權利,他這樣的人,得道成仙,才是所求。

所謂無yù則剛,再加上秦之初跟皇室關係密切,jīng力充沛,又有足夠的手段,遍觀大周朝野,秦之初絕對是查辦謀逆案的不二人選。

當然,顏士奇也看得出來,秦之初做欽差,一向跟秦之初有仇怨的六大國公府肯定要倒黴了。倒黴就倒黴吧,秦之初願意公報私仇,顏士奇不但不會阻止,還是持有樂觀其成的態度。

對六大國公府,顏士奇一向是沒有多少好感的。六大國公府發展到今天,那一個不是勢力龐大,儼然是國中之國,對大周的政局而言,弊大於利,對大周的百姓而言,六大國公府對他們的盤剝,一向都是苦不堪言。

顏士奇想收拾六大國公府不是一天兩天的,只是太祖皇帝親口御封的世襲罔替的六大國公府,不是他想動就能夠動的。

現在,秦之初被任命為查辦謀逆案的欽差,無疑是破開六大國公府這塊堅冰的不二人選。顏士奇等著看一場好戲。

顏士奇把聖旨合了起來,“老臣領旨。欽差大人,你有什麼需要老夫辦的,做的,儘管吩咐,老夫一定盡全力配合。”

顏士奇說完後,次輔還有各部尚書也都做了類似的表示,他們都跟淑妃沒什麼關係,誰來做欽差,都礙不著他們什麼事,何況,他們自問也都沒有做過什麼讓秦之初覺得憋屈的事情,秦之初就算是想為難他們,也得找個由頭不是。

楚國公、趙國公、韓國公、魏國公、燕國公等五大國公的感覺就不一樣了,他們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

論起對秦之初的瞭解,朝中的王公大臣沒有誰能夠比得上他們,從一開始,他們就知道秦之初不是個軟柿子,純粹一個刺頭兒,誰要是找秦之初麻煩,秦之初總是會想方設法的討回來。

當初,魏旭晨僅僅是罵了秦之初父親一句,秦之初就暴起傷人,要不是魏旭晨躲得快,就要死在秦之初的拳下了。

再後來,他們接二連三地派人收拾秦之初,想把秦之初幹掉,每次,秦之初都會把他們派過去的人幹掉,讓他們得不償失。

再後來,秦之初成長起來後,開始主動反擊他們。龍蘭盆地那次,他們就絕對的理由懷疑是秦之初幹掉,還有幾個時辰前,秦之初三言兩語,就鼓動著智屏公主,把齊國公扣押了起來。

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他們六大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