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要比姜立天難對付多了。而且,這人做事似乎沒什麼顧忌,目光又賊準,看出來奚一鬆等人是他的軟肋,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就果斷下手,給秦之初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從離京之後,秦之初就發現自身最大的問題,不是自己缺乏法器,晶石,而是身邊的人在面對修真者的時候,太弱了,只有任人屠宰的份兒,連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
他們就是秦之初的短板、軟肋外兼死穴,而他又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畢竟秦之初是要到地方上做官的,沒有幾個信得過的手下,肯定不行。
地方上事務繁瑣,秦之初還要修煉,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比奚一鬆等人的需求和依賴,要高於普通官員對下屬的需求和依賴。為了保護他們,秦之初在家鄉祭完祖之後,就和他們分開走,沒想到到了寧清縣,馬上就要上任了,卻還是讓人在他的軟肋上,狠狠的捅了一刀。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奚一鬆、關志文、龔秀珍等核心成員,沒有受到損傷,否則的話,這次秦之初就要蝕本了。
“好了,三哥,我在這裡守著,防止再有人出來給咱們搗亂,你先帶著幾個人,去路邊砍幾棵樹來,整飭一下,搭在橋上,把橋那邊的人都接過來,咱們先合兵一處再說。”秦之初吩咐道。
奚一鬆點點頭,帶著人去做事了。倖存下來的團丁,個個臉色發白,有的甚至連聲招呼都不打,就撒開腳丫子,當了逃兵。
等到奚一鬆用原木搭在橋的斷面上,把橋那一側的人全都集中到一起的時候,再清點一下人數,所有的團丁竟然只有九個,連十個都不到。剛剛招募來的皂隸、衙差也跑了不少,秦之初給的工食銀是不少,但也得有命花不是。
對這樣的局面,秦之初並沒有生氣,跟在他身邊,本來就是很危險的事情,他得罪了京裡的齊國公、魏國公和燕國公三大國公以及萬香教,還想在寧清縣大展拳腳,剿滅盜匪,平定漢民和本土土著的恩怨,只怕以後明面上,暗地裡的廝殺不會少,沒點膽量、魄力、能力的人留在身邊,也是添亂,還不如任由他們離去。
秦之初從儲物袋中取了一些他從京中百寶觀買的丹藥出來,交給了關志文,讓他散發給受傷的手下,又告訴奚一鬆,把所有死去的手下的屍體儘可能的歸攏起來,辨明身份後,火化裝壇,回頭派人送回到榕西府,交給他們的家人安葬。每位陣亡者,給予一千兩白銀做為喪葬補助。
那些留下來的團丁、皂隸等得知秦之初肯拿出來這麼大一筆銀子,撫卹遇難同伴的家屬,本來有些搖擺不定的心突然安了下來。一千兩銀子可是比鉅款,這樣高額的喪葬補助要遠遠地高於朝廷對陣亡官兵的撫卹標準,足以在他們死亡,讓他們的父母、妻兒,過上比較安定富足的生活了。
人心安定,隊伍也就安穩了下來。秦之初又要求隊伍不再繼續前進,而是開拔到丘陵的上面,在那裡安營紮寨,秦之初要好好地想一想,怎麼樣把他的短板加高,在遇到修為境界來襲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上,保護奚一鬆等人,使得他們不出現或者少出現傷亡。
就在隊伍收拾的時候,秦之初發現從官道的東邊,橋的那一頭,來了一輛牛車,趕車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牛車上放著幾個麻袋。跟著的還有一名十幾歲的童子。
橋的四周還沒有來得及清理,空氣中也瀰漫著血腥味以及沒有散去的硫磺味道,那位年輕人從牛車上跳了下來,先是嚇了一跳,但他很快就鎮定了下來,站在橋的東頭,朝著秦之初這邊喊道:“官爺,在下是個郎中,需不需要幫忙啊?”
秦之初、奚一鬆還有關志文、龔秀珍都穿著官服,那名年輕人倒還不至於認錯人。
關志文的醫術只是半吊子,連忙叫人過來請示秦之初,看看是不是可以讓那個年輕人過來幫忙,秦之初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