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通自己弟弟這話是什麼意思。
片刻之後,他方始省悟,臉色瞬間變得猙獰無比。
他幾步上前,雙手一揮,一把將趙光義拎起,怒吼道:“你好大的膽子,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面對皇帝兄長的極怒,趙光義卻一副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樣子,而且,他的眼神中依然沒有半分悔意。
趙光義平靜的答道:“臣弟之所以這麼做,乃是為了大宋江山社稷的安危設想,皇兄若因此要降罪於臣弟,臣弟甘願受罰便是。”
倘若眼前盛怒之人是隋煬帝之類的皇帝的話,你小子敢射老子的女人,管你三七二十一,當場五馬分屍便是。
幸運的是,趙光義面對的是趙匡胤,這位開國之君,一聽到“江山社稷”四個字,激怒的情緒立時便冷靜了下來。
“你此言何意?”趙匡胤質問道。
趙光義指著地上昏死的花蕊夫人,慷慨道:“當年那西蜀之主孟昶,正是受此妖婦所惑,方才浸溺於美色,荒淫無道,致使其國衰敗,終為我大宋所滅。臣弟射殺這妖婦,正是不想皇兄為其所惑,重蹈孟昶的覆轍,為我大宋江山萬年長存所設想,臣弟之苦心,還望皇兄明鑑。”
趙光義這般冠冕堂皇的藉口,跟石韋先前所猜想的一樣,只聽得石韋感到有些噁心。
男人風流好色,此乃本性,何況於君王。
有人好色成了昏君,有人同樣好色卻成為了千古一帝,可見這好色與否,與一個帝王是明君還是昏君,並無必然的因果關係。
成與敗,與女人無關,只取決於帝王自己而已。
趙光義把後蜀的滅亡,歸咎於孟昶對花蕊夫人的寵愛,並藉此來作為他行兇的理由,在石韋看來實在是荒唐可笑之極。
不過,在別人眼裡看來,趙光義卻是大義凜然,他的這個理由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有著叫人無法反駁的說服力。
果然,趙光義方才言罷,中書舍人盧多遜便站了出來。
他大聲道:“臣以為晉王殿下未能稟明陛下就擅作主張,確實有所不該。但晉王所做,卻是為我大宋社稷安危設想,臣請陛下息怒,恕晉王殿下無罪。”
盧多遜一出頭,在場的眾臣中,不少人也紛紛站出來附合。
那些大臣石韋也多認得,根據他暗中的打聽,這些人多與趙光義的關係良好。
此時的趙匡胤,反倒是有點孤立無援樣子。
耳聽著眾大臣們張口“社稷”,閉口“江山”,全都是冠冕堂皇之詞,趙匡胤那滿臉的怒色,漸漸的便被壓了下去。
沉默了半晌,趙匡胤鬆開了他那弟弟,無奈的嘆道:“三弟你也是一片為國之心,朕就恕你無罪。只是你有什麼想法,完全可以先與朕講,又何苦非要用此偏激手段,難道朕是那種聽不進忠言逆耳的昏君嗎?”
趙光義泰然的表情,這才浮現出些許的愧色。
他忙是拱手道:“這都是臣弟一時魯莽,還請皇兄恕罪。”
趙匡胤回頭看看胸口中箭,奄奄一息的花蕊夫人,心中雖有無限的不快與傷感,到了這般地步,做什麼卻都已是於事無補。
與其為了一個女人,傷了兄弟感情,在大臣們面前落下了沉溺美色的名聲,何不就此大度一些呢。
石韋猜測著,此刻的趙匡胤,心裡邊一定是這種想法。
果然,趙匡胤忙將弟弟扶起,溫言寬慰道:“罷了,你我兄弟之間,自當無所不談,往後你再有什麼進言,直接與朕明說便是,只要是大義之道,朕斷無不聽之理。”
天子此言,便是明確表示不怪罪趙光義。
趙光義忙是謝恩,眾臣也紛紛盛讚趙匡胤英明。
半晌後,趙光義卻又道:“這花蕊夫人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