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利用大家豪族資財練兵的權宜之計。”

錢謙益站出來大聲反駁:“北方困局時候,我們地不過直隸半部,兵不過區區十萬,面對百萬李闖,滿清虎視,我們都能重生大明,穩定江山基業,又有大舉反攻。你坐擁完整江南,人口近萬萬,財富與北方比,何止十倍百倍?我們直隸在攝政王募集資金五百萬起家,扭轉乾坤,你為什麼不能。”

一說這話,包括錢謙益在內,都痛苦的感受自己的屁股一直在疼,那是一個多麼苦難的經歷啊。

那真是悽風苦雨,身心備受煎熬,此情此景,歷歷在目猶在眼前。

已經升任戶部左侍郎的何富貴,站起來指責:“而在北方,施行了新政改革,第二年就收入千萬,難道你做不到嗎?”

都察院左督御史何宏錕,也站出來大聲指責:“你不是做不到,是你這實際南京第一把手,不想做,你是怕得罪江南士紳豪族。你這是懶政怯懦,你這是不負責。你該引咎辭職。”

帽子一個比一個大,但卻深刻的切中要害,駁的史可法啞口無言。

但也從這點看出,南北的對立都已經延伸到南北朝堂了。

看來,未來自己平定江南,一定順手滅了南京二朝廷。

史可法是忠臣,但也是個沒有擔當的老好人。在南朝建立之中,立誰為帝的上面,就是這個實際南京的第一人的妥協退讓,才將完全可能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希望,徹底掐死了。

史可法還要為自己辯解。監國一見,這要變成了史可法批鬥會了,趕緊站出來打圓場:“諸位愛卿息怒,孤想史兵部出此下策,也是無奈之舉,的確是李闖西北流寇太過強悍所致。”

然後看向史可法:“史兵部,即便事情萬一糜爛,也不過是糜爛在流寇之手。我們未來還是可以解決北方事情後,南下收復的。但千萬不能行漢末軍閥之策啊。”

史可法深深給監國施禮:“臣謹尊監國教誨,但江南——”

李巖伸手打住還想哀求的史可法:“正如史兵部所說,江南是要救的,最少先扼制住李闖肆虐。但目前,我們不能派太多的兵,只能先保住未來王師南下渡江的幾個橋頭堡。”

轉頭面對呂謀:“微臣認為,原計劃擴軍三軍是不能改變的了。但等待新軍編練成功,來不及。看是不是先派一大將,帥一百戰老軍南下?”說這話的時候,就將目光看向了張煌言。

張煌言本就是江南人,熟悉當地風土人情,更在幾次戰役中,發揮亮眼,軍事才華嶄露頭角,李巖的意思是派他去,最合適。

先派一軍南下,協防要點,這非常關鍵。但是李巖提出來的,要張煌言南下率軍,呂謀是絕對不敢的。

原因是大家都知道,張煌言在軍事上展現出來的天賦,而呂謀更知道這個人太能打了。一旦他帶著3萬百戰虎狼南下江南,這小子一撒歡,直接把李闖給滅了,那自己的大計就徹底的毀在了他的手中。

這頭老虎絕對不能放出去。

這時候就需要一員也能打,但又不出眾的將軍,帶著一軍下江南,保住岩漿的幾個重要的橋頭堡,為將來自己平定北方之後,下江南收拾殘局就行了。

然後他就將目光鎖定在了楊松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