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起來吃瓜

太子聽後也不糾結,他早有個小本本,先打哪裡都有計劃。

只是,比起打仗還一件事挺急的。

「皇阿瑪,打仗重要,還有一件事。大清地域廣袤,但人口增長太慢,應當大力推廣玉米、紅薯和土豆,這三種產量高的糧食。皇阿瑪先看看這摺子,利弊與注意事項都寫在摺子裡。」

康熙接了過來。

玉米和紅薯寫在前面,他迅速看完又去看土豆。

看到土豆產量時,康熙眼睛亮了亮,卻在最後看到土豆的注意事項比前兩種都多,抬眼瞥向太子。

「小六讓你寫的?」

胤祜不想寫小作文,只能太子寫摺子呈上來。

他回道:「是小六。」

康熙心下瞭然,太子沒有種過地,只有六兒子一天到晚想呆在莊子上種地,聽說去年他莊子上樣樣都種了。

收起摺子,才點點頭,「朕心裡有數了。」

太子又道:「另外,兒臣以為在周邊打下來之前,暫時不宜動到西方國家,西方的銀子也要摟。是時候再組商隊出海了。」

先打阿三,旁邊的南羅是屬國。

等打下阿三,再去南羅威懾一番,就看南羅懂不懂事了。

有北參省的先例在,也算給南羅國樹了一個榜樣,若是南羅不懂事,就只能兵戎相見了。

太子又將周邊的國家扒拉了一遍,最後說:「南羅的氣候適合種稻子,到時候可成為大清的糧倉。」

一個南羅,一個東瀛,都可作為糧倉。

東瀛今年開始了,最遲五年,南羅也逃不掉當糧倉的命運。

太子預計的時間是五年,打仗不是一句話說打就能打,而且要打的國家太多了,當務之急是發展人口。

三種糧食的推廣刻不容緩,儘快把人口提上去。

若是人丁稀少,一味的擴張版圖又有何用?

「你看著安排!」康熙聽在耳中。

頓了下又道:「準噶爾近年來蠢蠢欲動,去年保清帶著新出的紅衣大炮去喀爾喀威懾了一圈,準噶爾也只老實了一年。與準噶爾的一仗在所難免。要打周邊,也要防著準噶爾趁虛而入。」

「與其等準噶爾打過來,不如先打過去。」太子道。

父子二人密謀了許久,商量好明年先打準噶爾。

把準噶爾打老實了再去打阿三,免得腹背受敵。

再一點點吞食周邊國家。

……

六月,又是千秋節。

胤祜進宮給皇后祝壽,兩個胖兒子都長大了很多,康熙暫未給他們賜名,胤祜這個便宜爹給他們起了小名。

大兒子叫大胖,二兒子叫二胖。

都是胖兒子,這個名字很般配。

皇后和太子知道胤祜是個起名廢,聽到這兩個小名,他們雖然滿頭黑線,但半點都不覺得意外。

說好了兩個孩子過繼出去,不管胤祜給他們起什麼小名,太子不可能會反對,皇后就更不會有意見了。

胤祈分外心痛,總覺得這兩個小名糟蹋了大胖兒子。

但孩子養在皇后宮裡,皇后承認了胤祜起的小名,胤祈還能怎麼辦?只能天天去兩個胖兒子面前說胤祜壞話,告訴他們是壞蛋老六給他們起的小名,長大後不要恨他,要恨就恨胤祜。

胤祜回到宮裡,先抱了抱他兩個大胖兒子。

兩個大胖兒子長得一模一樣,胤祜越看越喜愛,剛出生的時候醜醜的,現在越長越漂亮了,跟太子像了七分。

「他們的百日宴是不是要辦?」胤祜戳著兒子的臉問。

「肯定要辦,辦百日宴是給兩個孩子長臉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