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成了皇額孃的心病

也許是皇額孃的執念太深,上天又把他們送回大清,給他們一次逆轉的機會,重來一次,他想補償他的正妻。

那一世眼睜睜看著她的生命流逝,那種幾乎將他擊垮的無力感依然清晰,過了兩世還恍若發生在昨日。

是他愧對她,讓她受了牽連。

……

太子收回思緒,又替二福晉解釋。

一個是他虧欠了許多的正妻,一個是他最寶貝的弟弟。

正如他同二福晉所說,他們倆個都是要陪他走完這輩子的人,他內底希望他們能和諧相處。

但若要委屈弟弟才能求得和諧,那就免了吧!

「你二嫂對你沒有惡意。是我和姐姐對待她的方式有問題,從她進宮起,除了太子妃的頭銜沒有落實,別的事都順風順水。她過的太順遂了,沒遇到過惡意,所以看不清皇阿瑪的用意。」

「你跟她處得來就處,處不來就不處,不要勉強自己。」

「那些不知所謂的人不值得你傷心,你要是因為他們疏遠哥哥,哥哥也會傷心。下次再有人挑撥我們兄弟感情,你儘管打。或是找我和姐姐,我們一起打。打到他們永遠閉嘴!」

太子說得情真意切,胤祜也不想看到親哥傷心。

兩輩子以來,親哥都是個合格的哥哥。

為了一個不知所謂的人讓親哥傷心,是挺虧的。

胤祜揉了揉鼻子,「我對二嫂沒有意見。」頓了下,話鋒一轉:「我以後不想去毓慶宮了,除非有喜事喝杯喜酒,平時沒事少來往,也避個嫌。」

他能聽出來,二嫂她額娘可能要糟了,太子妃的位置也很難盼到,他對二嫂沒意見,難保二嫂不會記恨他。

還是少見面吧,都能相安無事!

若搞出事,為難的還是親哥。

太子應道:「不想去就不去。開心最重要!」

……

二福晉的額娘是位宗室格格,出身高貴,也是太祖的後代,與康熙的血脈還挺近的。康熙挑她女兒為太子福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在她的出身。

天未亮就被召進宮裡。

冬日裡的早上比晚上還要冷,風不大,但外面結了霜。

接她的人是鍾粹宮的太監,一直在催,她動作一慢,那邊就是一頂大帽子扣下來,說她對皇后娘娘不敬。

整個府上的大小主子都被驚動。

前幾日皇后娘娘派嬤嬤申斥過她,今日天未亮就召她進宮,不必問也知道原因,連同她自己都不敢狂了。

匆匆忙忙套了兩層棉衣,又在外面裹了大氅,就出了門。

宮裡來接她的馬車看似豪華,也只是面子工程,馬車裡十分簡陋,連個火盆也沒有,她身邊的嬤嬤和丫頭想跟著上車,還被領路的太監喝斥了,最後她身邊一個下人都沒有。

天微微亮,街上沒有什麼人和車,他們的馬車跑得很快。

她手裡只有一個湯婆子,腦子裡一直在轉著,到時候面見皇后該怎麼解釋,總之,要想辦法讓皇后娘娘消消氣。

在自己屋裡說的話能傳到皇上和皇后耳朵裡,她也怕得不行,心知自己屋裡有皇上或是皇后的釘子。

她首要懷疑的物件是皇后!!

皇上日理萬機,哪會在她屋裡安插釘子?

自己屋裡有別人的釘子,氣得她連撕了兩塊帕子。

氣歸氣,這個節骨眼上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等這件事情淡化了,再把釘子揪出來,找個錯處打發到別的地方。

進了宮就沒有馬車可坐了。

馬車裡雖冷,好歹能擋擋風。

去鍾粹宮的路上,冷得她裹緊大氅,天色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