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胤祜認真的眼神,康熙在心裡感嘆兒子長大了。

堂堂皇阿哥放下尊貴的身份去種地,只為讓百姓吃飽飯,他少年義氣是沒錯,可畢竟太年輕了。

想法是好的,光有想法有什麼用?

康熙不忍心罵他,畢竟他有一顆熱忱的心,只能好聲勸他。

「你知道大清有多少百姓嗎?想養活百姓的法子有很多,去種地是最笨的一種,你一個人種地能養活自己就萬幸了,還想養活天下百姓?你該入朝堂去大展拳腳,去造福百姓!」

「聽皇阿瑪的,造福大清的法子有很多。」

「只要你有顆愛民之心,去哪裡都有作為。去種地,你的雙手只能養活你一個人,又談何造福百姓?」

種地辛苦只是其一,還只能勉強養活自己,又談何抱負?

至少在康熙眼裡是不可能的。

胤祜堅決搖頭,不肯答應,又道:「皇阿瑪,百姓吃不飽飯,很大一個原因是糧食產量太低。」

康熙反問:「難道你是皇子,你的種地產量就能提高?」

胤祜道:「無關身份。我可以去研究高產量的糧種,也可以研究提高產量的肥料,還可以研究治理蟲害的農藥。哪一種都是種地造福百姓,沒讓我試過怎麼知道我不行?」

望著兒子認真又固執的眼神,康熙陷入了回憶中。

他在想,六兒子從什麼時候起對農田起了興趣?!

好像很久很久了,他以前只當他覺得好玩,也許是當年在江南買農具小玩具的時候,也許更早。

也許是進學前找他要莊子的時候。

皇后早就知道,還幫他說話,太子也在替他打掩護。

他們都瞞著他,就他一人不知道。

康熙突然對皇后和太子心生不滿,難怪他總覺得太子的表現太違和,時而是個好哥哥,時而對弟弟漠不關心。

見他沉默不語,胤祜又道:「皇阿瑪,讓我試試吧!」

康熙依然不贊同。

千百年來,一直是這個產量。

哪是說能提前就能提高的?

現今已是匯聚了先人數千來的經驗,沒道理他一個沒下過幾次地的毛頭小子能勝過歷代種田人。

「數千年來,就沒有一個比你聰明的人?多少代人沒做到的事,你憑什麼以為你可以?別人都蠢嗎?」

再一次被否定,胤祜半點也不失望。

「行不行暫且不談,總得讓我試試我才甘心。若連試試都不允許,我這輩子都無法安心。皇阿瑪,您忍心讓兒子抱憾終身嗎?就讓我試試好不好?」胤祜又道。

康熙無奈嘆息。

若是個懷有私心的,藉口種地去收攏民心,他還能打一頓、警告一番,再冷落幾年給他個深刻的教訓。

偏偏這個兒子捧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從小就愛玩愛鬧,頭一回那麼認真地表示自己想做什麼,還怎麼拒絕?

怎麼拒絕都會傷了他的心。

康熙啞聲問:「你想怎麼試?」

感覺到康熙的態度鬆動了些,胤祜眼睛一亮:「明年開始,給我五年時間。若是做不出成果,那是我無能,我認命!今後你讓我去哪我就去哪,一定當個乖兒子!」

康熙沉思了許久。

不答應他吧,他不會死心,算算他的年紀,到明年他實歲才十三,他年紀小有資本給他折騰,但五年太久了。

耗個五年,實歲就十七八歲。

沉默片刻,康熙豎起一根手指:「一年!」

真是個砍價好手,一開口就要削他四年!

胤祜不答應,「四年!」

康熙:「兩年,不能再多了!」

胤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