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位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也就那麼著吧。
而且從他們私下的交流中,也能看得出這個差別來。李世民給李恪寫信,大部分都是訓誡的,通篇都是教育他別見天不幹正事,少打獵,少糟蹋手下農戶的莊稼,諸如此類的吧,反正感覺溫情的成分少了些,大都是書面語言,更像是君臣關係的體現。
倒是給李治的書信,有個很有名的例子叫《兩度貼》,前面的內容太肉麻了就不說了,就這最後一句吧,“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大意就是“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這裡面體現出的那濃濃的父子情,絕對不是那些公式化的書面語言能夠比擬的。由此也可見,就這個遠近親疏上,這親生的和後孃養的,有多大的差別。
當然有很多人又會覺得相比起空負“仁孝”之名的李治,李恪起碼還是很有才的,可惜史書上記載的,貌似他只有“善射”這麼一個拿得出手的長處。
可這玩意對出身關隴貴族集團的子弟來說,好像都只能算是必備的本事,其他的文治武功方面,也都沒什麼亮點能讓史官記錄的,可見他的本事,應當也算不得多麼突出。
倒是關於他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記載有很多,沒比他那被李世民評價為“禽獸不如”的親弟弟李,來的好多少的樣子,可能這也是他的一種自保手段吧,深得自汙的精髓。
可惜他的這番努力,最後還是沒能得逞,就因為被李世民提了一句,他就悲催了。
甚至石磊都有點腹黑的想,這位是不是就是李世民專程推出來,給他的小兒子李治立威用的,明知道他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是個出了名小心眼的傢伙,還只在這個笑面虎的面前提上那麼一嘴,有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
偏偏只是長孫無忌輕飄飄的反對了一句,都沒拿血脈來說事,李世民接著就改口了,這個提議未免也太不走心了點,更像是提點長孫無忌的。
而且為了他那倆兒子,李承乾和李泰能好好活下去,李世民可是想盡了辦法保他們的周全,讓看上去軟懦的李治上臺是一重保險,長孫無忌這個顧命大臣的存在也是一重,其他的安排也是不少。
那倆兒子最後確實也不是遭了毒手才沒的,只是他們的驕傲,讓他們無法忍受後來的狀態罷了。
可到了李恪這裡就完蛋鳥,什麼後手都沒給他留,然後果然就被長孫無忌給辦了,震懾效果還是很強的,畢竟先把他的位置抬高了不少,然後再用造反的罪名幹掉他,這麼一號皇家的頂尖人物都能殺,其他人還敢隨便起造反的心思嗎。
所以石磊總覺得這倒黴催的李恪,根本就是被捧殺的可憐人,是用來幫剛上臺的李治樹立威信用的。
當然每當想到這些事情的時候,石磊總要忍不住吐槽一下李治的所謂的“仁孝”,這個“孝”就不說什麼了,幹掉長孫無忌這個親舅舅,還睡了他老子的女人武則天,還是在她為李世民守孝,跑尼姑庵裡的時候就戀姦情熱的了,已經可見一斑了。
所謂的仁慈嗎,難道就是在殺李恪的時候,流下的那點眼淚就能體現了?你不殺不行嗎,哪怕你幹不過當時強勢無比的長孫無忌,總能把李恪的孩子們救下來吧,不至於等到扳倒長孫無忌之後,還讓侄子和侄女蹲山旮旯裡一直受苦,壓根就沒提給他們恢復生活的事吧。
如果說幹掉長孫無忌不能算他不夠仁慈,只是純粹為了政治需要,那廢了和他榮辱與共的皇后又怎麼說。況且為了所謂的政治需要就什麼人都能犧牲,本就說明他的涼薄。
反正因為他的這些表現,石磊是肯定不樂意跟這麼一位混的,誰知道人家皇位坐穩當了以後,會不會反手就把他給料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