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北伐,卻被擋在三四千人防守的新城之下。

最熟悉河北形勢之人當然是馬隆。

楊崢略感不悅,“朕率三十萬之眾,何處不可攻陷?”

一旁的衛瓘不停的給馬隆使眼色。

不過馬隆像是沒看到一樣,“陛下神武,臣斗膽,陛下能攻陷幾座城池?河北豪強勾連遼東三部,頗有戰力,陛下不可輕出!”

“陛下已經定下出兵之策,難道馬都督要抗命乎?”見馬隆不依不饒,龐青斥責道。

衛瓘拱手道:“陛下一向虛懷納諫,龐侍中言重了。”

兩人小小的一次交鋒,反而楊崢清醒過來。

馬隆的性子對事不對人,肯定是為自己好、為大秦好。

龐青則有些小題大做了。

“那麼以馬都督之策,此戰該當如何?”楊崢不是一個聽不進勸諫的人。

“恕臣直言,陛下麾下三十萬之眾,上黨、河內一線府兵、牧騎、五字營、義從不下十萬之眾,何必分兵?一處受挫,全軍士氣低靡,臣以為,當集中兵力攻其一處!”

分兵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糧草轉運麻煩。

“子產以為如何?”楊崢對一旁默不作聲的張特道。

諸將之中,張特資歷最深,也是楊崢最信任的人。

“臣以為,此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如何攻心?”

“洛陽!”張特嘴中蹦出兩個字。

“集中兵力先取洛陽?”楊崢目光轉向馬隆。

馬隆拱手道:“臣亦是此意,司馬炎雖遷都,然天下人心繫於洛陽未曾改變,大秦取洛,必然人心震動,然後傳檄河北中原,從者賞之,不從者討之,斷鄴城之羽翼,司馬晉必土崩瓦解!”

“妙策!”楊崢一拍大腿。

雖然自己是皇帝了,但思維還侷限在將帥之上。

二十年的衝鋒陷陣形成了習慣,遇到什麼事就喜歡親自拔刀子上。

以前沒什麼,現在則不一樣了。

人處在什麼階段就要做什麼階段的事。

衝鋒陷陣是將帥的事。

總不能張特、馬隆坐鎮河內,自己率軍迂迴遠襲吧?

這是本末倒置,也不是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楊崢向張特、馬隆二人拱手,“國有諍臣,大秦焉能不興?”

馬隆拱手還禮,“有諍臣,亦需胸懷四海之明君。”

楊崢哈哈大笑,這馬屁頗有高階感。

洛陽為華夏帝都已經兩三百年,在人心中分量極重,不是司馬炎說遷都就能遷走的。

另一方面,司馬炎把大軍集結在鄴城周邊,以及河北。

洛陽反而空虛。

兵法說來說去其實就一條,避實擊虛!

再則,洛陽夾在關西、關東之間,是最好的前出基地。

拿下此地,秦軍的手不僅可以伸到河北,還可順黃河、洛水、潁水而下,青徐兗豫荊揚皆在打擊之中。

即便鍾會出兵爭奪中原,只要楊崢手中捏著洛陽,鍾會就蹦躂不起來。

順潁水而下,許昌、潁上、壽春皆在秦軍弓弩的射程之內。

當年司馬家能平淮南三叛,皆因為此。

“傳令,先拿下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