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一些,此地的豪強無法無天慣了,此次叛亂也是他們先發動起來的,尤其是牛、梁、辛等姓氏,與中原士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有時候內部鬥爭比外部鬥爭更為慘烈。

但在秦國的泰山壓頂之下,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勞的。

一盤散沙的豪強不可能跟秦國對抗。

所以在楊崢下了決心的時候,他們覆滅也僅僅是時間問題。

塢堡一座一座被推平,隴西豪強們一家一家覆滅。

十幾萬人口被遷徙至居延、北地、朔方、西海諸郡。

剩下的天水郡,在秦軍一路風火連天煙塵滾滾之下,也乖乖的投降了。

楊崢按照承諾,合法的田地還是他們的,願意跟他們繼續生活的百姓也悉隨尊便,允許他們蓄養家奴,但所有田地和人口必須登記造冊,塢堡必須拆除,私軍必須解散。

豪族三代超過一百人必須分家,並且所有子弟,不分嫡系、旁系都享有同等繼承土地的權力,也就是推恩令,大田化小田,大宗化小宗。

所有人一體租庸調,沒有例外。

在秦軍血淋淋的刀子面前,豪強們異常擁護楊崢的各種法令,高度配合,完美展現了豪強的另一面,親切、友好、恭順……

楊崢留張輔在隴右主持大局,帶著大軍回返長安。

隴右只是一次試行,難免有些粗魯和不體面,不完善之處也非常多。

一個塢堡就是一個封閉的王國。

訊息閉塞,什麼都是聽塢主的。

豪強說什麼就是什麼。

很多蔭戶並不知道楊崢是在給他們分田,所以抵抗才稍微激烈了一些。

“下一步,就要看你們鎮撫司、宣義司了,蜀中大小豪強,全部要有你們的人,每家每戶都要摸清楚,讓蔭戶、圈禁的百姓知道大秦國策,知道均田是什麼!”楊崢稍微總結了一下。

“臣領命!”龐青、趙阿七一起拱手道。

思路已經非常清晰,儘量發動百姓。

楊崢就不相信給田給地還不要的。

沒有蔭戶、圈禁的百姓支援,豪強也玩不轉。

這也是釜底抽薪之策。

秦國有士家豪強,但沒有士族門閥。

其力量不可能如中原一般,能直接跟官府對抗。

趁他們沒有進化為士族門閥之前,壓制和削弱他們是最好選擇。

而不是要他們的命。

存在即合理,天地萬物都有兩面性,士家豪強並非一無是處。

隴右處理的雖然有些不體面,但壓在楊崢心口上的一塊大石被挪開。

順我者活,逆我者亡。

此戰也表明了楊崢推行均田制的決心,剩下的就看宣義司、鎮撫司的水平了。

不過楊崢覺得,豪強們最終妥協是必然的。

因為歷史上成功的例子太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