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通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名震一時。
其中佼佼者,有嵇康為首的竹林六賢,還有後期之秀的左思、陸機、潘岳、張協等。
一掃魏晉時期的消極萎靡之態,文辭華麗又不失慷慨豪邁。
聲名最噪者,正是陸機和潘岳,號稱潘江陸海,意為其文采如大江大海。
兩人在大秦文壇上引領了一個新的風潮,被成為“泰興新風”。
潘岳正是歷史上的潘安,是大秦首屈一指的美男子,每次在大興城中出現,婦人投瓜果滿車而歸,與夏侯威之孫夏侯湛被時人稱之為“連璧”。
大興每月都會有詩會,一幫騷人墨客穿著新衣精心打扮,引來無數百姓觀望。
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名氣,為入仕做準備。
當然,百姓對詩詞不感興趣,對顏值高的帥哥更感興趣。
這讓楊崢有些無奈,從古至今,帥哥靚女總是要引人注目一些。
保守一些的朝廷大佬幾次請求制止這股歪風邪氣,楊崢覺得沒必要管的太嚴,民間充滿活力是好事,只需加以引導即可。
自從太學重啟墨家學說之後,儒家顯然受到了刺激,變得更有進取心。
為了證明自己的優越性,受大秦的開拓精神影響,也開始向外擴張,尤其是西域,一塊新的文化高地,他們熱衷於建造孔廟,設立私塾。
有教無類,最早便是孔子提出的。
儒家內在信心就是仁義道德,四書五經正好安撫四方蠻夷們未“開化”的心。
科舉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朝廷每年招收的名額就那麼多,很多在中原落第的儒生一咬牙,在宣義司登個記,領個宣義掾的官銜,一頭扎入西域、高原、遼東、南疆等地
稍微努努力,就能混個一官半職,幾年之後做出政績,中原會優先升遷,調入內地為官。
這為寒門庶族開啟了另一條通道。
雖然開了科舉,但士族豪強子弟自幼讀書習武,還有家中長輩的言傳身教,朝廷的動向和心思他們瞭如指掌,往往能猜中朝廷取仕的內在邏輯,科舉的優先權依舊掌握在他們手中。
寒門庶族子弟一半的心思要用在生存上,科舉不僅需要苦讀,還要一定的眼界,這方面寒門子弟自然落入下乘。
邊地苦寒,士族子弟不太看的上,寧願在內地熬著、卷著。
而其實越是苦寒的地方,越是鍛鍊人。
寒門庶族子弟去了,能飛快成長,也容易出政績,被上面看到。
楊崢是力所能及的讓所有底層有志之士都有向上的通道。
絕對的公平做不到,至少要相對公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