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秋風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甘露四年八月,秋風乍起,激盪萬里,漫山遍野的金黃色起伏盪漾。
麥、粟、黍等莊稼全都被沉甸甸的穗壓彎了腰。
農人們臉上的笑意也遮掩不住。
有了糧食,涼州就有了安定的基礎。
各地府兵、義從、豪強部曲漸漸向姑臧集結。
整個涼州境內,忙碌的農人,行軍計程車卒,各不驚擾。
偶爾農人會抬起頭,羨慕的望一眼雄壯計程車卒。
卒們也會平和的看一眼勞作的農人……
姑臧已經變成一座大軍營和一座大糧倉。
各種戰備物資也陸續運來。
盔甲、長槍、箭支、牲畜、車馬……
略顯混亂卻又生機勃勃。
“親軍集結四萬五千餘,府兵兩萬九千餘,豪強與義從集結一萬三千餘,共八萬八千餘眾!敦煌、張掖、酒泉陸續調運糧食四十萬石,秋收之後,整個涼州預計存糧可達四百六十萬石。”龐青稟報道。
這只是收入府庫中的糧食,加上十月左右出欄的牲畜,支撐今年的大戰綽綽有餘。
畜牧業興旺,可以減少糧食消耗。
這時代沒有炒菜一說,百姓一碗煮熟的麥、黍粥,扔進去幾片蔬菜撒點鹽,一頓就對付過去了。
也有湯餅或者蒸餅等熟食。
沒有肉和油,一個士卒一天至少消耗一斤半到兩斤糧食,若是戰時,則兩斤半到三斤……
一個月下來不算戰馬,十萬大軍要吃掉七八萬石的糧食。
有了肉食,則糧食消耗大大減少。
糧食和牲畜就是楊崢的底氣。
民間還有很多存糧供百姓自用。
這麼多年重視耕種和畜牧,終於不用再為吃的發愁。
這也是因為魯芝、索靖、楊濟、楊囂等人近十年兢兢業業屯田、放牧的成果。
還有一個重大原因是涼州集團輕裝上陣,內部還處在積極向上的階段,沒有中原多如牛毛計程車族豪強以及食邑。
楊崢、魯芝、杜預這一級別的人也才六百石的年俸。
張特、周煜等武將稍稍高一些,除了年俸,還有戰獲,以及十二轉軍功帶來的土地收益。
但總體都是合理範圍之內。
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流血又流汗,就應該多拿一些。
文官在後治理政務,沒有性命之憂,就應該少拿一些。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楊崢個人覺得,一個勢力或者國家的強弱,其實就看利益如何分配。
大家都沾到了紅利,自然萬眾一心。
若是利益被小部分人竊取,必然矛盾重重,為了守住既得利益,他們會形成一個利益同盟,針扎不透水潑不進。
現在的魏國不是如此麼?
朝堂上還有幾人不是士族出身?
目前而言,涼州還算健康,宣義司、九野營無處不在,讓楊崢看的到也聽得到涼州的邊邊角角在發生什麼。
而這些人只對楊崢一個人效忠,不從屬於官府。
涼州版圖看著大,在吸收長安流民、漠北鮮卑、河南地羌胡後,加上這麼多年的鼓勵生育,在籍人口也才一百五十來萬,還沒有後世一個地級市多,很多地方是無沙漠、戈壁、森林、雪山,罕有人跡,所以管理起來,還不算太難。
“君侯!”
“君侯!”
姜伐野、彭護一前一後趕來,各帶羌、盧水胡部眾兩千騎,拓跋沙漠汗也弄了一千索頭部精銳,由次子拓跋猗盧率領。
望著三個名義上岳父,楊崢心中一陣感嘆。
親爹不靠譜,就只能自力更生,多弄幾個岳父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