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武帝滅南越國,設交趾刺史部,地分七郡,治所在紅河平原上的贏婁。儨
東漢獻帝建安八年改為交州,治所遷到番禺。
後東吳從交州析置廣州,交州的治所又遷到紅河平原的龍編縣。
後世一個紅河平原就養活了近億的人口,其土地之肥沃可見一斑,因此一直被南邊的臨邑國惦記著。
陸抗從交廣都督到安南都護,自始至終都知道要對付誰。
近兩年的訓練和屯墾,麾下兵精糧足,一支兩萬人的步軍,一支一萬人的水軍。
麾下大將吾彥、左奕,嶺南諸將毛炅、董元、解系,還有陶璜、陶濬、陶廣兄弟三人。
嶺南可謂將星雲集。儨
最精銳的是陸抗的七千荊州部曲,經過一次一次戰火的淬鍊,換上大秦的裝備後,更是脫胎換骨。
“都護,將士集結完畢。”部將吾彥興奮道。
入秦之後,他們都得到了封賞。
王濬順江而下,快速攻破建業,荊州和江東沒有受到戰火的荼毒。
這也算是最好的結局。
沙場上,三萬步騎早已集結完畢。
黑色的盔甲如同一片巨大的烏雲,遮蔽大地,軍容頗盛。儨
背後有整個江南地區的支撐,自然裝備精良。
原本南下的戰馬有一萬匹,但因難以適應南方溼熱的環境,病死了三千多匹,能適應壞境的不到一半,只有四千多匹。
不過已經夠用了。
高大的騎兵從北向南可以橫掃林邑。
陸抗還招募了大量嶺南山越人。
他們擅長叢林作戰,不懼瘴氣,熟悉南方水土,是最好的兵源。
山越和蠻族被吳國針對了幾十年,也逐漸漢化了。儨
陸抗名頭極大,在山越和蠻族中也有非常大的威信,一道安南都護府的政令下去,山越和蠻人走出山林,成為大秦的待歸,合法擁有土地。
不願走出山林的,則成為征討和練兵的物件。
近兩年的時間,麾下將士頗有戰力。
“林邑國有多少象兵,你們查清楚了沒有?”陸抗詢問道。
“查清楚了,有戰象七百四十七頭,象兵兩千三百九十二人。”陶璜拱手道。
陶璜之父陶基曾為交州刺史,在當地有一定的勢力,家中有不少林邑僮僕,秦軍的情報來源,一大半是這些僮僕打探到的。
“林邑人有戰象,我們亦有,都護何不訓練一支象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左奕拱手道。儨
廣州就有不少大象,陸抗研究過一陣,最終還是放棄了,堅決用戰馬,“戰象高大笨重而膽小,極易受驚,操控不易,不能久戰,不如戰馬遠甚,林邑人若依仗象兵,則此戰必敗。”
“區區一個林邑而已,一郡之地,與我大秦為敵,焉能不敗?”楊稷病逝後,毛炅就成了南中第一將,與楊稷的勇猛不同,毛炅擅長用計。
不過也在陶璜手上吃過虧。
陸抗麾下其實有兩路人馬,一路是江東降將,吾彥、陶璜、左奕等,包括陸抗,也是這一路人馬的代表。
另一路則是當年隨霍弋東征交州的南中將領。
楊稷、毛炅、董元、解系等將。
霍弋的死多多少少跟陸抗有些關係,所以兩邊的人馬隱隱約約間有一層隔閡。儨
陸抗敏銳的察覺到這層隔閡的存在,所謂都護,無非就是平衡各種力量,擰成一股繩,“林邑野心極大,不可小覷。”
眾將神情一肅。
陸抗的話,他們還是要聽一聽的。
現在,獵物只有一個,而獵人卻有兩個。
好在陸抗是個深明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