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極有楊崢斬草除根的風範,將烏孫國的王系、貴族一網打盡,押送長安,以便於夏國的建立。

此時烏孫王系,早已不是細君公主的後代,西漢倒下後,國內各種傾軋,都換了不知幾茬人。

雖是漠西鮮卑的附庸,但對高昌未嘗沒有野心。

是他們先來侵犯大秦的,出來混,就要願賭服輸。

“全部送往屯田司為奴隸,自此以後,沒有烏孫!”楊崢斬釘截鐵道。

烏孫是一塊肥肉,北有夷播海,南有七河流域,水草極其豐美,不是楊崢不想吞下,而是國力實在不允許。

秦國就這麼些人口,連關中都沒填滿。

國內尚有很多無人區都沒有開發。

河套、河湟、西海、隴南、河南地、南中等等,實在沒心思經營那麼遠的地方。

所以封給楊毅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封了出去,但也絕非完全置之不理。

夏國的丞相、司馬、長史等等官員,全都是長安任命。

此外還要設立鎮撫司、宣義司、撫慰司等等部門,監管當地,負責漢化當地百姓。

楊毅有最高決策權,但並非擁有所有權力。

夏國世子也需要楊崢拍板才具有合法性。

除了戰俘,還有三十多萬的牛馬羊駝等牲畜,金銀財物裝了四百多輛大車,西域美女都裝了十五輛馬車,要長相有長相,要身段有身段,一看就是精心挑選的,楊崢尋思著後宮也可以充實一些。

就算不用,天天看著也賞心悅目。

心中暗思自己這個兒子還是挺有孝心的。

楊毅還上了一封請罪奏表。

當初為了鼓勵將士用命,承諾破城之後,可以予取予奪,將士們拿了一半,不然可以更多。

楊崢微微一笑,打仗當然是無所不用其極,將士們背井離鄉,鏖戰風雪之中,以兩萬五千的兵力破十萬敵眾,然後攻城略地,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若非如此激勵,他們也不會如此玩命。

即便換了自己上去,也會用這種手段。

楊崢讓李密回了一封信,讓他安心守衛大秦的新疆土。

楊毅才十九歲,若能經營個二十多年,恐怕西邊的幾個國家都會嚐到大秦的兵鋒。

不過正因為他年輕,楊崢要仔細為他挑選一位丞相,

在魯芝、索靖的建議下,選了才德兼優的壽良。

壽良年輕時便以才幹聞名蜀中,操守方正,樸素簡約,品性高潔,與李密、陳壽、常忌等人齊名。

並下令跟隨楊毅出戰的龍驤營、府兵、羌騎,若是願意留在夏國,勳位一律升一級,家眷也會被送去團聚。

楊崢還在河湟屯田司奴隸中招募士卒,願意去夏國的一律免去奴隸身份,直接為秦軍或者治民,分田分牧場。

詔令下達之後,不僅是奴隸,連當地的羌人都熱烈響應,半個月的時間,就組織了一支三萬人大軍,拖家帶口,騎著馬,趕著牛車向天山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