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秦王!”

一隊隊士卒自高臺下走過。

很多人都曾經跟楊崢並肩戰鬥過。

一萬步卒,一萬騎兵,有親軍,有府兵,也有屯田奴隸。

穿上盔甲,提起刀矛,雄赳赳氣昂昂。

隊形略有些散亂。

不過沒人關心這些細節,正如沒人關心今日的封王大典略有些寒酸一樣。

氣勢、氣象、氣質,才是他們最先感觸到的東西。

步卒和騎兵從西向東,人人虎背熊腰,龍馬精神。

喊的最大聲的是從各大屯田挑選而來的奴隸,能分享這份榮耀讓他們異常感動。

最特殊的是一支殘兵隊伍。

缺手缺腳,有人坐在木車上被推了上來。

“拜見秦王!”

他們用盡全身所有力氣喊出最大的聲音。

楊崢在臺上衝他們拱手,而他們有的人早已熱淚盈眶,“大秦、大秦!”

他們雖然不能上戰場,卻依舊為大秦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成為民間的伍長、什長、屯長、亭長,讓楊崢的意志能貫徹到鄉野之間。

涼州不同於中原,宗族林立。

很多城池村落在連綿的戰爭中毀了又建,建了又毀,涼州大量吸收羌胡之後,新的村落如雨後春筍一般破土而出,沒有宗族,全靠他們維持民間秩序。

事實上只要楊崢一聲令下,這些散落民間的殘兵們,能為楊崢弄起一支“百萬大軍”!

所以此次觀兵,等的不是西域使者和漠北豪酋,等的是他們。

每個人都加了宣義掾的稱號。

形同楊崢的部曲和家臣。

這也是楊崢最大的力量來源。

楊崢也給了他們最大的榮耀和尊嚴。

兩萬餘軍在曠野上行走,不是戰場,殺伐之氣卻更重。

馬上的騎兵,全身裹在鐵甲中,只露出一雙殺氣騰騰的眼睛。

無數道森然眼神的彙集,將楊崢的兵威推向極致。

什麼禮義廉恥,都沒有刀劍戰馬來的直接。

楊崢靜靜的看著將士們走過。

臺下一片死寂。

無論是西域王子,還是漠北豪酋,都能看出這支軍隊的強大。

正是他們數月之前,以五萬人擊敗了中原的十六萬大軍。

“立!”劉珩在臺上大吼一聲。

身後的宣義郎跟著呼喊,聲音傳到每一個角落。

兩萬將士停下腳步,手中長矛刀盾拄在地上,發出整齊的轟隆聲。

宛如悶雷響起。

“秦王有令,封賞有功諸將!”

“刷”的一聲,士卒轉向南面,對著各方使者。

長矛攢刺向天空。

“左長史杜預領益州刺史,進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蜀中諸軍事,封豐樂亭侯,錄前後功,加護軍!”

“右長史魯芝領雍州刺史,封陰平侯,錄前後功,加上護軍!”

“閺鄉侯衛瓘升秦王府尚書令,加護軍。”

“索靖升秦王府司馬,加護軍。”

有軍功才能封侯,索靖沒有軍功,所以不能封侯,而衛瓘原本就承襲了其父衛覬的閺鄉侯,已經是秦國最高規格了,沒必要再升,一個尚書令基本就定了他在秦國的位置。

原本楊崢打算讓衛瓘出任幷州刺史,都督幷州諸軍。

但幷州有周煜在,兵權也在他手上,衛瓘就不合適了,所以調回中樞,繼續為楊崢出謀劃策。

其他的杜寬、張斅、張煥、皇甫謐各有封賞,不能封侯,楊崢抄襲東吳孫休的辦法,設博士。

楊濟楊囂,都加了虎賁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