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楊崢吸取教訓,卻也沒有矯枉過正。

而矯枉過正,往往是治國的大忌,每個王朝都會面臨自己的問題,前朝的經驗,不一定適應眼下的形勢。

曹魏同室操戈,致使宗室力量太過薄弱,於是司馬氏大封諸王,終釀成八王之亂。

楊崢採取折中之法,有能力的就封的遠遠的,沒能力的,就呆在中原,安享富貴。

西邊有夏國,東北有渤海國。

陸抗經營嶺南,林邑國區區一郡之地,被滅也是時間問題,將來也可封一國。

“渤海國已然拿下,陛下當早封皇子過去,明上下,定人心。”杜預比楊崢還上心。

“元凱以為封誰過去?”

幾個兒子,楊毅早早去了西域,楊武沒什麼雄心壯志,能力一般,楊宏年輕時還有些天資,精通算學天文,卻長歪了,跟名士混久了,活脫脫的紈絝子弟。

其他的幾個兒子年紀不大,楊崢怕他們掌握不了遼東的局面。

畢竟那裡諸族林立,龍蛇混雜。

“臣豈敢妄言,陛下自有良策。”杜預謹守一個臣子的本分,不參與帝王家事。

楊崢揮了揮手,讓其他人退下,只有兩人面對面。

“元凱何必見外,我與你情同手足,更何況帝王家事亦是國事。”

杜預神色動了動,起身拱手,也不知是激動,還是惶恐,動作太大,袖中落下一方銅錢,正巧落在旁邊的沙盤上,楊崢看到了,杜預似乎沒注意,不過這種小事,不說也罷。

“陛下信任,臣感激涕零,只是此事需陛下從長計議,臣不敢妄言,望陛下恕罪。”

說完便拱手告退。

楊崢鬱悶,杜預也太小心了些。

不過也能理解,朝中本來就派系林立,現在多嘴一句,弄不好就是為將來埋下禍根。

霍去病、霍光對大漢功勞大吧?誰能想到他們的後代居然被滅族……

送走杜預,楊崢一個人思索,最合適的人選似乎只有老二楊武了。

不過老二治民屯田還行,兵略有所欠缺。

走到沙盤邊,忽然看到杜預的銅錢落在代郡太原一帶。

心中一動,鎮守這片的是老五楊暉,年紀雖小,心思卻極大。

在青營中便以軍略著稱,身邊聚集能文能武的“小夥伴”也不少,常以衛青霍去病自居。

成為太子楊旭、夏王楊毅之後,最有競爭力的一子……

杜預嘴上說不參與帝王家事,沒想到卻用這種方式提醒自己。

楊崢搖搖頭,不過他不願意明說,自己也就裝個糊塗,人選就這麼確定了。

楊暉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愛折騰,就去遠東之地折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