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決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留在安邑是淝水之戰,但若是後撤,則有可能是長平之戰。
晉軍有兵力優勢,還有地利。
目前為止,敵軍沒有出現任何弱點,無從下嘴。
堂堂之師,不可擊也!
秦軍鐵騎無法發揮優勢,天時遠遠沒有到來。
倒也不是不能打,但這個損失,楊崢承擔不起,而且也並非是必勝。
司馬炎、劉弘、唐彬都有一定的戰力。
一旦麾下的十萬餘中軍精銳傷亡慘重,秦國對晉國的軍事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
所以越靠近關中,補給線就越短,對秦軍越有利。
司馬炎不是推著鹿角上來挖土嗎?
有本事推著鹿角上來追殺。
只有把晉軍從烏龜殼裡面引出來,這場大戰才能打。
將領們有些不願意,不過也只能服從軍令。
為了避免混亂,退軍異常緩慢,中軍陣型不亂,騎兵在兩翼遊弋,隨時避免突發狀況。
“陛下妙計,以退為進,若敵軍追來,則城池、營壘全無用處,只能與我軍野戰!敵若不追,我軍可徐徐退回關中,圍殲陳騫!”
楊崢計策最終沒有瞞過衛瓘。
“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司馬炎深溝高壘居高臨下,不可戰也!”
杜預拿下許昌,楊崢已經勝了一局。
而蒲坂捏在手上,已經是此戰的最大收穫。
蒲坂到手,意味著關中與幷州連成一塊,兩者的地緣優勢疊加在一起,河東遲早是自己的,甚至潼關也支援不了多久。
“司馬炎跟上來沒有?”楊崢問道。
“稟陛下,尚未……”趙阿七道。
司馬家的優點就是能沉住氣。
從司馬懿到司馬師、司馬昭都是如此。
形勢發展到如今這一步,基本就明朗了。
司馬炎不追,楊崢守住蒲坂,率大軍從臨晉攻打華陰,掐斷陳騫的退路,吃掉司馬炎的五六萬中軍精銳。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司馬炎若是追,楊崢不介意來一場河東大戰。
“司馬家全都是烏龜,依我看,這場仗打不起來了!”劉珩唉聲嘆氣道。
司馬炎上位以來,年紀不大,卻穩如老狗。
楊崢也覺得大機率是打不起來了。
回去吃掉陳騫,收穫也不錯。
回望東南面,晉軍的營壘在秋日下張牙舞爪,彷彿一條盤踞在山川間的巨大蜈蚣。
晉軍大營。
司馬炎也恰好在眺望緩緩退去的秦軍。
楊崢這一手退兵的確出乎他的意料。
以往秦軍都是強勢形象,攻無不破,戰無不勝,很少主動退兵。
而且兩軍交戰,如二牛牴牾,誰後退,另一方的力量就全壓了過去。
退兵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更是無可估量的。
不過司馬炎心中鬆了一口氣,秦軍退了,此戰到此為止,倒也可以接受。
在他眼中,杜預攻下許昌,但陳騫也攻下的華陰,臉皮厚一點,可以看成平手。
但他這麼想,別人未必這麼想。
石鑑立馬就從地上跳了起來,把司馬炎嚇了一跳,“賊軍懼陛下聲威,此千載難逢之機也,當趁秦賊軍心不穩士氣低下之際,諸軍並進,圍而殲之!”
石鑑比司馬炎還興奮。
若這場大戰止步於此,就不能顯示他進諫的功勞。
所謂名士,本來就是靠一張能說會道的嘴。
“敵軍退而不亂,未可擊也,兵法有云,餌兵勿食,歸師勿遏,焉知楊賊不是佯退,誘朕出擊?”司馬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