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焦慮(第2/2頁)
章節報錯
馬昭玩攻城略地,玩得過中原?
以涼州的現狀不搞點騷操作怎麼破局?
龐青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屬下這就去辦。”
洛陽。
自司馬昭升任相國之後,國內大小政務已經不需送入宮中,曹髦僅有的一點權力也喪失了。
郭太后亦是如此,被他的從兄弟們和叔父完全架空。
明帝設定的外戚、勳舊、士族互相牽制的格局完全被打破。
當年漢獻帝還有諸多漢臣支撐著,現在的曹髦放眼朝中,只有一個庶族出身的王經還站在他身邊。
不過轉機似乎到來。
甘露四年五月,徵南大將軍、司空王昶病逝,魏國出現一絲權力空隙。
本來最合格的接班人是王基,擔任荊州刺史多年,熟悉荊襄戰局,但王基被斬於長安,剩下的人選就不多了。
荊州乃三國交界之地,常年大戰,非重將不能守。
司馬昭一時也不敢把司馬家的幾個廢料送上去。
朝中提議由州泰擔任徵南將軍。
司馬昭一直猶猶豫豫。
關中、荊襄、揚州三鎮非比尋常,常年駐紮幾萬、十幾萬大軍。
放在外人手中,終究不放心。
好不容易熬死王昶,現在全部交給州泰,司馬昭也不放心。
在賈充的建議下,司馬昭將荊州一分為二,陳騫任徵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鎮新野。
州泰任徵虜將軍,都督江南諸軍事,鎮襄陽。
不過荊州刺史一職空缺出來。
誰都看得出,王昶死後,荊州兵權是一塊肥肉。
朝堂上爭論不休。
皇帝曹髦也加入角逐之中,推薦尚書王經,當年他就擔任過江夏太守,熟悉荊州情勢。
皇帝在朝堂上是孤家寡人,但郭太后不是,暗中助力了一把。
司馬昭考慮到自己剛剛晉升相國,不宜逼的太緊,也就同意了。
“願陛下隱忍再隱忍數年,司馬氏數敗於楊興雲,關中大戰,若是再敗,聲威大跌,人心離散,士族必起異心,陛下或有一線機會,臣此去荊州,收拾部眾,養兵於外,數年之間必有佳音。”王經跪伏在曹髦身邊。
士族選擇了司馬氏,但庶族中還有忠義之人。
曹髦傷感道:“司馬氏權勢滔天,朝堂之上皆是負心之人,卿此去,能為則為,不能為,則自保。”
王經涕泗橫流,“陛下何處此言,司馬懿蟄伏數十載,方有高平陵之轉機,只要楊興雲不敗,司馬昭就不會走走後一步,臣觀司馬昭,亦非長壽之相,陛下青春年少,何必爭一日之長短?”
“卿言是也。”曹髦擦乾眼淚。
朝堂上能用的人他都用了。
除了王經,剩下的幾乎全都是士族出身。
連夏侯和都投奔了司馬昭,近日被封為相國左司馬,成了司馬昭的心腹……
夏侯和是夏侯淵第七子,夏侯霸的親弟弟,清辯有才論,他投奔司馬昭,意味著魏國的夏侯氏向司馬昭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