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不錯了。
倘若能從節奏中感覺到友好,或者惡意,那也是一次重大突破了。
可惜,地球人似乎不是彈星者的‘知音’。
距今為止,該科學研究小組用了三百多種樂器或者算得上樂器的東西模擬那種節奏,
答案卻是……
“毫無藝術感可言!樂感簡直差到了極致!即便把我變成白痴,也絕不可能‘發明’出這種節奏來!”一名科學家對此評論道。
該科學小組很失望,如果節奏上毫無意義的話,那麼這個方向可能是錯誤的。
不過很快他們他們就耐下心來。
“這種節奏讓人太難受了,天王星的聲音都比它好聽。”那名科學家說道。
事實上每個行星,甚至是太陽都有自己的聲音,因為氣體元素是宇宙最豐富的元素,往往行星都會有大氣層。
太陽系每一個行星都有自己各自獨特的聲音,這些聲音雖然被太空拒絕傳播,但透過電磁波還是能被地球接收到的,加以轉化就可以在地球上重現其他行星大氣內的聲音。
那些聲音在座的人都聽過,或是驚悚詭異,或是空靈若天堂,或是爆裂躁動,或是冷酷如幽靈。
大自然的聲音,往往再不符合樂律,聽起來都有一定的意義,人類總能對此主觀上賦予一些格外地價值體現。
可這次耀斑資訊呢?將其節奏模擬成聲音後,卻是糟糕至極,首先毫無自然之美,既不令人恐懼,也不令人輕愉,既不躁亂,也不平和。
大家沒法用任何感受性詞彙描述它,這種糟糕到了極致的節奏,似乎也可以算是一種藝術,因為彷彿已非人可以欣賞。
“沒有任何人能創造出來的糟糕,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啊。”
“可惜,我們沒法體會出其中的深意。”
“彈星者每一個節奏點,似乎都避開了美感,能做到這一步,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這節奏到底是善意,還是惡意呢?”
一名科學家提出疑問,很快,另一名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地解答。
“大家仔細想想,對我們的太陽進行彈星,這些資訊是傳達給我們的嗎?”
“我們首先假定這是對我們的傳達,那麼是否可以假定,彈星者認為接受者一定能理解這段資訊的意義?否則為什麼要傳遞資訊?”
一名科學家說道:“沒錯,現在各大小組基本上都秉持著這種假定,因為倘若這段資訊不是打算讓我們理解的,那麼我們的破譯就沒意義,絕無可能成功。我們既不知道彈星者的文化,也不懂接受者的文化,這資訊對於我們而言,根本是不可能破譯的。”
另一名科學家說道:“就是這樣,因此我們必須結合我們的自己的文化,來理解這段資訊,總得讓我們有可能理解吧?否則資訊傳遞毫無意義,彈星者不可能做這種無意義的事。只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彈星者到底是從什麼角度來製作這段資訊,這個切入角度必然是宇宙生命共有的東西。”
這是一種邏輯上的推論。首先訊號發生源是太陽,那麼這段資訊極大可能是傳遞給地球的。
地球至少是傳遞物件之一!
全球理事會從無數的角度切入,每一個小組選中的課題都有自己特殊的假定前提。
‘心意’小組的假定前提,便是認為彈星者選中了美感。
比如地球數十次地向宇宙傳送電磁波,以宣稱自己的存在,這些電磁波中,飽含著地球人特有的文化,往往還附帶著符合地球人美感的特定旋律。
彈星者說不定就是接收到的地外文明,此刻用一種他們沒法理解的方式回覆了。
該小組,所要評定的,就是這回復到底是善意還是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