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算乾淨啦?”媽々叫道,“過來,孩子。”

她把我拽回盥洗間,開始向我臉上脖子上打肥皂。

“你一天到晚跑得髒不拉幾的,誰都會喊你小黑鬼的,聽見嗎?”她抹々我的臉,又瞅々我的手,然後擦乾說:“現在可以去吃晚飯了。”

我一聲未吭,走進廚房,坐在桌前,只記得當時直想哭。媽々也在對面坐下。

“媽々。”我叫了一聲。她看々我。我哭了起來。

她轉到我這一邊,把我摟到懷裡。

“乖々,別愁。下回誰再叫你黑鬼,你就對他們說:我寧願要我的膚sè,也不想當那些卑鄙下流的白人。”

正文 13先決條件(2)

稍大一些,我就和朋友們結了夥,去跟籬笆外邊的白人小孩對峙,互相扔石頭和罐頭盒。

我常常流著淚回家,媽々搧了我,罵了我,自己也哭起來。

“孩子,你想找死啦?你想跟你爸爸似的送命嗎?”

爸々是個流浪漢,我從來沒有見過他。我的名字皮特就是為他起的。

我步履維艱:吊兒郎當的官員,搞社會福利的人和所有鎮民都找我的事兒。

所以,媽々說:“你將一事無成,只能做流浪漢。”

年復一年,我認識的孩子都長大、畢業、上班、結婚、定居了。定居又怎樣?他們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黑嬰,將住同樣的舊棚屋,付同樣多的租金,世世代代,永無盡頭。

我十六歲出走。留了一張紙條,讓媽媽不必擔心,總有一天我會好々地回來。但我二十二歲時她去世了。我回來埋葬她。一切照舊。我們的房子再沒有漆過,門廊的地板也已下陷,破了玻璃的窗戶上不知塞了誰的一件雨衣。另一家人正在搬進去。

他們的傢俱堆在牆邊,他們的孩子在屋子裡笑逐著,有人正在廚房裡炸豬排。最大的男孩掛起了一面鏡子。

去年,艾達讓我乘她的大轎車兜風,我們經過了偏遠地區的幾個城鎮。一次,路左邊有幾間幾乎要塌的房子。晾衣繩上的衣服正迎風飄擺。

“這裡有人住嗎?”艾達問。

“只有黑小子。”我說。

艾達氣急敗壞地按著喇叭,超過了前面的一輛車,說:“皮特,不知不覺地,你也變得偏激了。”

“算我沒說,算我沒說。我知道,不少白人也在捱餓。”

“這才說對了。可我自己很少受過窮。”

艾達出身於被稱為愛爾蘭貧民的家庭,在波士頓長大。她是個非常漂亮的女人,為了錢,她結婚很早——“所以,我現在才供得起迷人的小夥子。”她常常這樣調笑。她丈夫是個芭蕾舞演員,長年不在家。艾達懷疑他搞了同xing戀,但說:只要不管我的事,他幹什麼我也不在乎。我們去年邂逅,她三十,我二十五。我們的關係常有風暴,但誰也沒有甩開誰。只要我進城,就打電話通知她;有時不得不流落他鄉,也要讓她知道。我們從不讓關係過於當真。

她走她的路,我走我的路。

在這種遊蕩的生活中,我也學了點東西。像職業拳擊手學會捱打,舞蹈演員學會摔跤一樣,我學會了怎樣混ri子。比如說,我學會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與jing察作對。不管誰是誰非,錯的肯定是我。在別人,可能被看作具有美國傳統的獨來獨往的美德,在我,就成了蠻橫和傲慢。只經過幾次遭遇,我便意識到,必須耍滑頭,必須扮演對方希望看到的角sè。我只有一個腦袋,丟掉它太容易了。在jing察面前,我裝作一無所知,張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