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的模樣,賴文光大聲說道:“咱們只要破了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咱們過河不易,湘軍難道就很容易?那時候咱們與湘軍拉開所在,咱們徵集糧草之後轉身就走,湘軍又能怎麼樣?”

軍中都知道張宗禹善戰,賴文光善謀。在決定大方向上的能耐上,賴文光在捻軍裡頭無人能及。這戰略選擇雖然兇險,卻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了。大家雖然嘴裡沒說什麼,臉上的神色卻都是贊同。

賴文光掃視了眾將一眼,一拳頭捶在地圖上標誌著僧格林沁蒙古八旗的位置,“明日咱們就與滅了僧格林沁!”

第183章 河南之變(二)

李鴻章表面上裝作平靜的聽完了密使的稟報,聽到光復軍接受李鴻章投降的請求之後,他是大大的鬆了口氣。光復軍沒有對李鴻章提出任何要求,只是要他穩守洛陽,等待光復軍抵達洛陽之後就老老實實投降。這個情況讓李鴻章感到非常驚慌。

按照道理,光復軍不可能對李鴻章這麼寬容。降將們若是做不出突出貢獻,只是老老實實投降,那下場一般都不會太好。即便是光復軍提出讓李鴻章夾擊湘軍的要求,都比現在更能讓李鴻章感覺安心很多。

只是投降的事卻不能與部下商量,部下若是知道了此事只怕不會有好結果。李鴻章鬱悶的想,難道他堂堂正牌進士,戰略眼光如此刁鑽準確,竟然就毫無價值不成?

但是李鴻章盡力驅散了心中的不爽與不安,他知道自己沒資格要求更多,李鴻章就知道當光復軍北上的時候,滿清就完蛋了。光復軍在他們的地盤上有報紙,江忠源對光復軍的報紙嗤之以鼻,李鴻章卻是如獲至寶。不管是土改還是發展工業,修建鐵路,建設港口,包括在光復軍對西班牙宣戰,奪回呂宋。報紙上文章的內在的深刻含義,都讓這位能臣感到極大的震撼。當然,最大的震動莫過於在署名文章見到左宗棠的名字。

淮軍當然沒機會去證實此左宗棠就是彼左宗棠,李鴻章卻寧肯相信光復軍肯招納降軍。與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相比,光復軍的報紙所展示的內容無疑是一個正常朝廷所關心的事情。當然,關心庶民百姓的切身利益的確不是滿清的傳統。李鴻章是二甲進士,他老爹李文安乃是三甲進士,當了刑部官員。

歷史記載,文安居官忠厚正直,以孝友為政,明治獄,盡心職事,政聲卓著。在管理提牢廳時,束吏安囚,嚴禁獄卒虐囚,時例各囚每飯一勺,文安散飯務必滿勺,生熟親嘗之。捐米煮粥,以濟晚間後到之囚。獄中易發疾病,文安製藥備之。夏則贈蒲扇,秋冬各司捐散棉衣,又在各所添置棉被,以備病囚發汗養病。獄無瘐死者。總辦秋審,亦多所平反,人無冤抑,世稱長者。

有這麼一個老爹,李鴻章與豪俠的江忠源不同,與地主階級利益至上的曾國藩也不同。他自幼就接受老爹的教育,懂得該如何忠於政事。政事無外乎“耐煩”二字,光復軍在宣傳為民做事的時候簡直是不厭其煩。江忠源曾經嘲笑過光復軍沽名釣譽,李鴻章嘴上附和,心裡面卻大不以為然。有他老爹的言傳身教,李鴻章很清楚政治操作比報紙上所說的繁瑣的多。

光復軍所展現的無疑是真正的新朝氣象,他們敢面對社會問題,勇於解決社會問題。這等氣派絕非太平天國能比,滿清朝廷也根本比擬不了。例如光復軍建立糧食局之後,向有戶口本的家庭按月低價供應六斤油,光復軍是把這當作重要工作來推行。淮軍對此是視若罔聞,李鴻章看完之後可是被嚇壞了。

光復軍治下有戶口本的家庭若是有一千萬,一個月就是三千萬斤油,一年就是三億六千萬斤食用油。現在一畝上等田的油菜畝產頂多幾十斤,即便按照完全做不到的畝產百斤計算,光復軍得拿出七百二十萬畝良田種植用於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