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永生只是一個永遠抵達的願望。認識到生命的短暫,我便退而求其次,把關注的目光放在具體的人生中,併為它加諸了一些意義。於是,這種次要的人生變得有些趣味了,甚至是更有趣味了。但我越感覺到這種趣味,就越為這種趣味的好景不長而痛苦。於是又開始否定這種趣味,讓人生變得無趣。但無趣的人生又有什麼活頭哪?還是活得有趣一些好,這個問題又繞了回來。我既不能避免死亡,又不能讓自己活的無趣。不過沒有解決也不打緊,我有許多沒有解決的麻煩,這只是其中的一個。
我又想起了一個疑問:如果我能永生不死,就毫無遺憾和痛苦了嗎? 怕也未必,那只是少了一種遺憾和痛苦。但我還是比較計較不能永生,遺憾還是越少越好。
看透的感覺
人無法預知這一生將會遭遇什麼,但大方向總是比較能夠看清的,從少不更事到世事洞明,我們就是這樣一步步走來的。越走越明白,前路在前面越來越清晰了,人生總的輪廓也漸顯出了它的外形。把人分成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幾個階段是容易的,但真正從生命體驗上把握,卻是另外一件事。這得需要經歷和時間,只有到了某一階段上,你才會認識到過去自己是糊塗,只有到了人生的更高階段,你才會認識到自己今日的明白,也還不是完全明白。這並不是說人生總是糊塗著。而是說,在每個階段上,我們的明白都是有條件的,有所保留的。 你沒有經歷過,你就無法知曉它們對你意味著什麼。有些人終生懵懂,除了自身的原因,還因為缺少經歷。
人到了一定年齡,就難免會有一種看透的感覺,世事的看透,人心的看透,人生的看透。世事和人心的看透常和生存聯絡在一起,人生的看透常和存在或死亡聯絡在一起。但所謂看透也還不是真的看透,它也還是人生在某一階段上的“明白”,也還有對看透的看透。從這一點上來說,人生又總是糊塗的,所謂明白,也不過是當時的明白。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人生的缺陷(兩篇)
人生的缺陷
有一個人在某一天,忽然發現人生一個無法的缺陷————死亡,內心起了一種很劇烈的變化,覺得自己不找到一個解脫的途徑,就沒法活下去。他先投向了宗教,上帝說人死後還有一個不朽的靈魂,死不是死,而是走向永生。這恰合他的心思。但沒過多久,上帝就不能讓他滿意了,他覺得自己還是太清醒,不能完全沉進去,就離棄了宗教。開始自己為生命尋找根據和理由,但始終沒有一種理由能夠說服他,他還是怕死,不願意死,還是覺得人生在根本上是虛無。虛無和恐懼深入了骨髓,而那些理由卻只在面板上瘙癢。後來,他從一些哲人們的書上,也發現了一些類似的理論,原來他思想過的那些東西早就有人思想過了,這更讓他對那些自欺欺人的東西產生了厭倦。他發現自己走遍萬水千山 / 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經歷了這一番精神上的歷險,他雖然沒有為生命尋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但卻發現自己已經比較能夠接受死這樣一個事實了,這也許就是生命的意義。他發現自己又開始做說服自己的工作了,併為自己能認識到這一點而自嘲。
漣漪
孩子無憂無慮的戲耍在陽光中,不覺時間在過,總有時光無限的感覺。村裡的老人死了,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也會死,自己也會死,而只覺得那是一個意外。在他幾次臨近畢業時,孩子開始有了類似留戀的感覺,覺得某種東西在不可避免的來臨和過去,一次比一次強烈和明晰。他發覺這不可避免來臨和過去的就是時間,他無法把握,不能把握的時間。孩子第一次看到了一種不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外力的存在,他欲哭無淚,一種巨大憂傷觸及到他了最深的生命 。此後,一場與時間的對抗便開始了,孩子不斷的留戀和懷念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