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200毫米(傾角40°),頂裝甲厚80毫米,炮塔防盾更是厚達厚300毫米(傾角70°)。

“玄武”的動力系統為3100馬力的lrt3100燃氣輪機,採用彈性液壓懸掛系統和1。4米特種超寬履帶,越野速度可達48公里,公路速度可達72公里(公路),越野狀態下最大行程340公里,公路狀態為655公里。“玄武”坦克的爬坡度為45°,可涉過2。03米的水深,能夠跨越3。67米的壕寬,效能可以說十分先進。

中國陸軍在坦克技術逐漸完善的40年代。受到海軍超級戰列艦的影響。試圖獲得一種可以在陸地上所向披靡的超級坦克,為此中國陸軍專門制定了“玄武工程”的超級坦克研製計劃。為得到夢想中的超級戰車,陸軍將領們選擇了史無前例的180毫米65倍徑的重型防空炮,作為坦克的火炮原型,設計出了有史以來最大口徑的坦克主炮,併為其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套坦克裝彈機。

為了更加高效地獲得足夠防禦力而又比較輕便的裝甲,中國的科技人員研發了世界上第一種陶瓷複合裝甲。為了保證它的全天候戰鬥力,還發展了第一種實用的主動式熱紅外線夜視儀。為了有效的對付敵方步兵,還安裝了世界上第一種無人武器站。

為了保證足夠的機動力,陸軍研發部門還不惜屈尊降貴。從海軍那裡得到了強勁的魚雷艇專用燃氣輪機,將其進行輕量化改造,獲得了lrt3100燃氣輪機,達到了3100馬力的巨大驅動力。然後以這一工程的底盤為基礎。開發了相應的超重型反坦克殲擊車、280毫米重型自行火炮、配套的同底盤戰場修理車。

在中蘇戰爭爆發前夕,造價高昂的“玄武”工程xw4001(t)試驗車,總計完成了62輛。其中用於高原試驗場總計8輛,其餘部分編入一個獨立的重型裝甲營,投入到戰場實驗。而整個“玄武”工程計劃中,製造數量最多的,是xw4004(w)重型戰場修理車,總計達到286輛。

天性熱愛冒險的林毓英上將作為這支突擊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此時坐在“玄武”坦克裡面觀察著戰況,在部隊出發之前。林毓英給部隊下達的命令就是:“攻擊!不停地攻擊!48小時不停地攻擊!”

一隊蘇軍的“t…34”坦克衝了上來,林毓英看到它們笨拙地轉動著炮塔,射出凌亂的炮火,但僅僅進行了兩輪射擊,便一輛接一輛的被華軍坦克擊中起火。

“九點鐘方向!敵人坦克!射擊!”坦克手大叫了起來。

又一輛“kv…2”坦克出現了,它原來隱藏在一所農舍的後面,炮口正對著林毓英所在的“玄武”坦克。

“玄武”坦克迅速調轉炮口,瞄向蘇聯坦克,林毓英緊盯著潛望鏡,他看到那輛“kv…2”坦克的炮口似乎也在向自己瞄準。

自動完成炮彈裝填的“玄武”坦克開火了。而差不多與此同時,那輛“kv…2”坦克的炮口也噴出了火光。…;

“玄武”坦克被擊中了,林毓英感到車身一震,險些摔倒在一旁,他敏捷地伸出手穩住身子。重新盯住了潛望鏡。

潛望境中,那輛“kv…2”此時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周圍到處散落著車體碎片、斷裂的履帶和變形的輪子。

看到這令人驚訝的一幕,林毓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哈哈!直接炸成零件了!”一位坦克手大笑起來。

“有人和咱們搶生意呢!”另一位坦克手說道。

“我說呢!要不然打不出這種效果來啊!”

“應該是和咱們同時命中。”

聽到這裡,林毓英明白了過來。

剛才應該是還有一輛“玄武”坦克在向這輛“kv…2”開火,正是兩輛“玄武”的合擊,才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