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急忙聚攏所部最精銳的四萬人馬,反擊突利等人。

兩邊鐵騎不可避免的互相廝殺,大家都穿著同樣的服侍,有著同樣的膚色,在黑夜裡難辨敵我,混亂中不少人為了保全自己,盲目的砍向四周之人。

殺聲、慘叫聲響成一片,鮮血籠罩著整個馬邑城。

此戰從深夜殺到黎明,數個時辰中,突厥鐵騎倒下的人數,以萬為單位。

頡利可汗到底是眾叛親離,越來越多的突厥諸部在弄明情況後,選擇加入到突利一方,對頡利所部的四萬人馬展開攻擊。

最終,頡利可汗的四萬親信被殺散大半,頡利自己的項上人頭也沒能保住。

大局已定,突利可汗終於得償所願,坐上了王汗寶座。

這時,城外戰鼓震天般響起,砍殺了一夜的突厥諸部,這才反應過來,外面那頭猛虎已經靜待多時了,現在它準備亮出毛皮下所藏的利爪。

突利可汗審時度勢,知道抗拒北虎軍無異於自找死路,連忙命人開啟城門,放北虎軍進城,而他自己則率領突厥諸部的首領,提著頡利和趙德言的首級,去城門口向謝虎王請罪……

就這樣,一場令天下英雄豪傑震驚的大戰,以北虎軍的全勝而告終。

北虎軍先鋒尉遲恭頗有些氣惱的對謝虎王抱怨說:“殿下,末將手下的兒郎們平日裡操練個不停,就為了在這場大戰中一展身手,可如今倒好,仗沒打上一回,地倒挖了不少,這算哪門子事啊!”

謝虎王哈哈大笑,回應道:“善戰者無赫赫戰功。再說了,我們中原人追根溯源本來就是農耕民族,把挖地的本領練好了,保你一輩子衣食無憂~~”

對於突厥諸部的處置,成了北虎軍的首要議題。

有人建議仿效秦漢時期打擊匈奴那樣,把他們趕得遠遠的。有人則建議在內地劃出一塊地來,供歸附之人棲息。不過謝虎王總結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驗,推出了自己的方案,這方案的中心思想就是“禍水西引”。

縱觀草原歷史,這裡從來不缺強人和強大的勢力。

匈奴之後有鮮卑,鮮卑之後有突厥,突厥之後有蒙古……

每當中原王朝衰弱時,草原遊牧民族就會選擇南征,大加掠奪,洗劫一番中原大地。至於為何要選擇洗劫中原大地,草原上流傳著這麼一則生動的笑話。

一個小孩問他爺爺:“爺爺,我們為什麼要去搶中原人?”

爺爺回答:“因為草原貧瘠,沒有鐵啊!”

小孩:“搶那麼多鐵來做什麼?”

爺爺:“用來打造馬刀。”

小孩:“打造那麼多馬刀又用來做什麼吶?”

爺爺:“用來搶劫中原人啊~~”

這簡直就是遊牧民族最生動的表現。

謝虎王準備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觀點,當然,這可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時間,但這值得嘗試一下。

謝虎王請來畢玄、突利可汗及其他突厥諸部的首領,共同商議兩家的和平協議。

首先,突利可汗代表(東)突厥諸部,對遭受戰火的馬邑民眾報以誠懇的道歉,並列出了具體賠償清單。對此,謝虎王也接受了他們的道歉,這使突厥諸部首領心中稍安,看來謝虎王不打算將他們一鍋燴了…!

然後,謝虎王和突利可汗當著在場眾人的面,正式的簽署了一份和平協定,雙方約定,有生之年,絕不侵犯對方邊境。若是一方遭遇天災等自然災害,另一方當施以人道援助等等……

最後,雙方還約定互開邊市,謝虎王更直接點名,要收購草原的羊毛。對此,突厥各部首領均不明要領。

謝虎王解釋說,羊毛其實有大用,它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蠶絲來製作衣物。總之一句話,你們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