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大臣們再群起反對,那無論如何都說不通了哦。

按常理說,紂王看上了妲己,想納她入後宮。身為臣子的蘇護應該高興才對,要知道這可是多少朝臣求都求不來的大福氣。可偏偏不知道蘇護這廝是哪根筋不對了,不但不送女兒來朝歌,還豎起了反旗,如此一來就像是當面抽了紂王幾耳光一樣…!

其實蘇護冤啊(~囧~),他剛接到旨意時欣喜萬分,還和夫人們祭拜天地,告慰祖宗,說這是蘇家三生三世才修來的福氣。當天蘇護就精心安排上京事宜,準備親自送妲己去朝歌面聖。

豎日,蘇護醒來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他與那上香時的紂王幾乎同出一轍。蘇護對正在忙碌著準備行程的家人說道:“朝歌不必去了,本侯也不準備將女兒送給紂王。”

眾人一聽,全都不可思議的看著蘇護。

蘇護的正室夫人忙上前問曰:“老爺,你說的可是戲言?”

蘇護一臉嚴肅的說:“君無戲言,吾豈能將女兒送給殷壽那無道昏君,這豈不是推她進火坑嗎!無道昏君,不思量祖宗德業,聽讒言諂媚之言,欲選吾女進宮為妃,此必是費仲、尤渾以酒色迷惑君心,欲專朝政。”

眾人聞言,全都大驚失色,像是見了鬼一樣。

蘇護也不含糊,直接召集眾將,他先是細數了紂王任用費仲、尤渾等奸臣,弄得朝政混亂等事,然後大義凌然的表示,自己要舉起義旗反商。

冀州侯蘇護向來比較寬厚,很得部下及百姓們的愛戴,雖然眾人都有些雲裡霧裡,但既然冀州侯都已經這樣說了,大家也就只能跟著他幹了。

蘇護找來一匹白布,在上面寫道:“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下朝商。”然後著人將這做成了一杆大旗,就豎立在城樓之上,讓治下百姓都能看見。

等到反旗反旗豎起,天下皆知後,蘇護突然又清醒過來了,但已木已成舟,說什麼都晚了,只能一條黑路走到底。

於是乎,冀州豎起了反商的第一面反旗。

聽說蘇護一反,紂王呆瓜了…!群臣們也呆瓜了…!誰都沒有想到一件看似天大的好事,竟然也能將一個平時忠厚本分的臣子逼反,這他孃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呀!

眾大臣你望我,我望你,沒一個人敢上前去替蘇護求情,畢竟這可是公開的叛亂,是要誅滅九族的。

紂王大怒,心想:“好你個蘇護,敬酒不吃吃罰酒,朕有意與你做親家你不幹,反倒主動與朕作起仇人來了,既如此就休怪朕無情了。”

“蘇護賊子如此無禮!朕一片好意,他不曾半點感恩,反倒覺得是朕害了他,大辱朝廷,罪在不赦。即命殷破敗、晁田、魯雄等,統領六師,朕須親征,必滅其國。”

眾臣聽聞紂王要御駕親征,都慌忙出來勸阻。

魯雄俯首奏曰:“蘇護得罪於陛下,何勞御駕親征!況且四大鎮諸侯,俱在都城尚未歸國。陛下可點一二路征伐,以擒蘇護,明正其罪,自不失撻伐之威,何必聖駕遠至其地?”

紂王聞魯雄之言,問群臣曰:“四大諸侯誰可征伐?”

費仲推舉北伯侯崇侯虎。

魯雄推舉西伯侯姬昌。

紂王乾脆一揮手,讓北伯侯和西伯侯一起討伐蘇護。

就這樣,姬昌和崇侯虎帶領兩路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冀州殺去。

…… ……

冀州城內人心惶惶,雖說眾人都願意跟隨冀州侯反商,但一聽說商軍兩路大軍正朝這邊開來,一場大戰在所難免,眾人不由得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蘇護坐在自家大堂內,焦頭爛額的苦想對策,一點頭緒都沒有。以一州之力去對抗整個國家,無異於以卵擊石,且這冀州也不是他蘇護一人說了算,在其豎起反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