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是不是該殺。

形勢之所以一下子變得對劉備如此不利,只因為安邑鹽場被毀,鹽工被抓的驚天訊息終於得到了有心人的確認,早就在眼紅劉備如今權勢熏天的一些人,自然要好好的借題發揮一番,更何況安邑鹽場的收入之中,也確實有一些部分與反對劉備的舊勢力有很大關係。

如果這些人現在得知駐守河東的三萬北軍全軍盡沒的話,恐怕首先爭論的將不會是張飛有沒有瀆職,而是大漢是不是應該向南遷都。

劉辯在朝會之前已經單獨見過劉備,所以對於河東的形勢比朝堂之上的諸位大臣知道的還早一些。當然了,劉備不會告訴他三萬北軍是被自己的炸藥先是驚了陣,然後又被一股冬天裡的洪水衝跑了。

劉備告訴皇帝的是張飛經過殊死奮戰,終因戰爭爆發突然,加之兵力不足,所以只好且佔且退,如今率領數千殘餘的北軍將士,退進了王屋山中躲避。

帶著這種先入為主的成見,皇帝自然在心中對於張飛並不怨恨,只怪晉國這次膽敢逆天而行,公然對司隸地區動手。劉辯有些意興闌珊地看著幾派大臣在那裡爭來爭去,心中的無力感越來越強。

這些大臣之中,有的是漢室的宗親,有的是皇太后的外戚,有的是代表士人的黨魁,有的是代表軍隊的大佬,哪一方似乎都有理由跳出來為本陣鳴冤叫屈,哪一方也似乎說出了帝國如今面臨的危局和困難。總之,他們都是忠君體國的好臣子,帝國應該厚待他們,時刻不能忘記了他們。

站在群臣之中的王允,猶如老僧入定一般連眼皮抬都不抬一下,他實在是沒有興趣加入到聲討張飛的行列之中。王允心裡亮的跟明鏡似地,他清楚地知道晉國部隊的戰鬥力有多門恐怖,如果不是趙興希望洛陽的漢家朝廷繼續存在下去的話,只怕早已經率領幾十萬大軍攻進了洛陽城,抓瞭如今這些喋喋不休的一群廢物。

第197卷 第1573節:漫天火雨蕭蕭下 (30)

所以,不論朝堂之上的眾人如何辱罵趙興是亂臣賊子,如何辱罵張飛是酒囊飯袋,這些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王允只在乎趙興與朝廷的爭鬥不會死傷太多的無辜百姓,不會像黨錮之禍那般傷及大漢民族的筋骨。

朝堂之上的爭吵漸漸進入尾聲,張飛的職位已經在討價還價之中被剝奪,眾人討論的焦點於是轉移到如何對付晉國趙興的上來。

討論的結果是沒有結果,因為無論是討趙急先鋒的張溫,還是滅趙頑固派的袁隗,還是其他早就看著趙興犯相的勢力,他們手中的實力,在如今已經變成龐然大物一般的晉國面前毫無威懾可言。

口誅筆伐,他們罵不過掌握了報紙這種輿論喉舌的趙興;刀兵相見,他們打不過掌握了轟天雷這種大殺器的趙興;經濟制裁封鎖,他們玩不過開辦了農兵商金行的晉國商人。除了發幾句牢騷之外,如何對付趙興這種涉及到戰略層次的事情,還得依靠盧植、朱儁、皇甫嵩和劉備等老謀深算的重臣。

於是劉備建議讓張飛待罪立功,前往冀南戰場跟隨朱儁當個副帥,共同抵禦冀州北部晉國軍隊的入侵。盧植沒有表示異議,其他人也不好再橫加干涉,他們要是把劉備逼急了,劉備直接撂挑子不幹的話,倒黴的事情就會落到他們的頭上。

隨後,劉備又分析了趙興動手的意圖,認為此次晉國部隊侵入河東,是為了對抗朝廷去年頒佈的禁鹽令,而趙興如果顧忌天下人的議論,便不敢公然佔據司隸地區以自肥,所以朝廷應該適時派出德高望重、老成持重的大臣前往上黨斥責趙興,同時想辦法逼迫晉國與朝廷達成新的諒解協議,以黃河為界,重新劃分食鹽的銷售區域,討回被晉國抓去的百姓和北軍將士。

一直沒吭聲的王允一聽劉備說到“派出德高望重、老成持重的大臣”這一句時,便在心裡感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