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怡,讓她做了張國榮的迷。像章子怡這樣“傻”的榮迷非常多。後來,我在各種場合發現,很多人都說僅僅是聽過張國榮的某一首歌,或者看過他的某一部電影,就一發不可收地愛上了他。而且,那時候張國榮已經去世了。這就是經典作品所散發的光芒,溫暖著它的知音。

年輕的時候,我也痴迷這首歌。記憶回到十多年前,那時候我還處於熱戀之中。但是,那個女孩卻不在我身邊。當夜晚暗下來,漫無邊際的夜色滲透進我的每一個毛孔。那是一個MP3還不流行的年代,用隨身聽放一首歌,緩緩流淌的《儂本多情》。深情款款的張國榮,用巧克力般的聲音,卻在訴說一種關於愛的苦悶和迷惘。我聽得很有感觸,她那句“我愛你”的話還在耳畔縈繞,但是,對於愛和未來,我卻難以掌控,總覺得一切都太飄渺,彷彿身處夢境。

你本多情,我本多情。在愛情面前,有的人是幸運的,成了愛情的寵兒,有的人則與美好的愛情擦肩而過。到底是愛情背叛了我們,還是我們背叛了愛情,這已然不重要了。只是,無論結局怎樣,“日後我要是仍想到你,應信當初情深重”,我們應該無怨無悔地說:“我們曾經是相愛的。”這就夠了。

6。用真心痴愛來作證(1)

他問:有什麼歌適合結婚現場播放?

我答:《為你鍾情》。

他問:是誰的歌?

我答:張國榮的。也是你的。

這是幾年前我與一個朋友的聊天記錄,不是網路聊天,是現實生活中,在茶樓里正襟危坐地交流。我把它深深地刻在腦海裡了。我很少向對張國榮不熟悉的人推薦歌曲,因為喜歡或者崇拜一個人,是需要緣分的。不是你的那杯茶,再好也淡如白水。但是,那一次我鄭重地推薦了,只因為朋友對愛人愛得真切,只因為《為你鍾情》情真意切。

《為你鍾情》是張國榮1985年發行的專輯,一共十首歌曲,風格延續了上一張專輯《Monica》。他嚐到了快歌帶來的甜頭,所以,《為你鍾情》首先以《不羈的風》和《第一次》兩首快歌打頭陣,先聲奪人。接著便是充滿濃情蜜意的《我願意》和《為你鍾情》等慢歌,讓我們的心情慢慢平靜,然後進入一片蔥鬱的田野,分享那些溫馨與浪漫。整體上,1985年的張國榮明顯比1984年的他更加成熟,初顯巨星魅力。

專輯同名歌曲《為你鍾情》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現在回想,張國榮演唱了很多自己主演的同名電影、電視劇的主題曲或者插曲。而且,這些歌曲的品質都很好。我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張國榮對歌曲的把握能力本來就很強,另一方面也因為他能把歌曲和電影、電視劇的內容聯絡起來,情景交融,所以,在情感上更容易找到落點與支撐。張國榮在接受毛舜筠採訪時說,他唱每一首歌時,都會為歌曲編織一個故事,唱的時候就想著那個故事,那樣就會更加投入。從這個角度講,演唱電影、電視劇的主題曲和插曲,就不用那麼麻煩了,編劇們早已為他虛構好了一個完美的故事。我不知道這是否是張國榮的“獨門絕招”,但是,可見他的確是一個用心歌唱的人,是一個用感情和靈魂歌唱的人。

1985年《為你鍾情》發行時,還是黑膠唱片(LP)和卡式錄音帶,直到1988年才發行了第一版鐳射鐳射唱片(CD)。黑膠唱片是一種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