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講過的青蛙的故事。
張舉想不到太史慈如此的不留情面,居然放下袁譚和陳琳全力對付襄楷,更隱隱有種被太史慈看穿自己企圖的不妙感覺。可細細想來,自己偏偏毫無破綻,一時百思不得其解。
王武這兇惡粗人怒瞪兇睛,看向太史慈,只待張舉一言,便要動手。
太史慈哪會把他放在心上。如果有可能,還要趁機格殺這王武,先為臧霸討回一筆小債!至於沒有這王武后日後誰會去作亂斬殺張純,太史慈才不關心,反正張舉張純難成大事。
()免費TXT小說下載
一時間,大廳之內劍拔弩張!
第一部 第二卷 第十一章 亂局(中)
王修見太史慈駁倒了襄楷,心叫不妙,他雖然不關心襄楷是否受窘,但襄楷被駁倒絕對對自己這新認的主子名顯天下的意圖不利。
眼見太史慈鋒芒畢露,完全蓋住了袁譚的風頭,出言道:“太史將軍稍安勿躁,天命昭昭,自有其無窮的變化,襄楷先生何嘗說過任何事物都一成不變的話?襄楷先生精通五德終始說,五行變化了然於心,太史將軍剛才之言只怕是班門弄斧了,沒見襄楷先生對將軍的言論懶的辯駁嗎?”
輕輕一語,帶過了襄楷剛才被太史慈逼得無地自容的窘境。顯示出了王修驚人的交際能力。
太史慈欣賞地看了王修一眼,心道:如此優秀的外交人才居然效忠於袁譚,實在是可惜,叫人有明珠暗投之感。
還未來得及說話,反過味兒來的襄楷冷哼道:“五行相生相剋,五德環環相扣生生不息,豈是你這無知小子所能明白的。”
大廳內眾人暗暗點頭,均覺襄楷言之有理,畢竟五德終始說是一種深入人心的學說,就連黃巾軍起義張角不也是假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之名蠱惑百姓認為他是真命天子的嗎?
孔融見眾人紛紛為難太史慈,自己卻幫不上忙,不由暗暗著急,而且自己本身也是深信五德終始之人。
管寧和邴原原本倒是對太史慈深具信心,頗為期待的看向太史慈。但亦有些擔心,畢竟這五德終始學說並非輕易可以打破的,即便是他們內心深處也不由認同這種學說。
曹操對這套妄言天命的學說原本不屑一顧,他對太史慈這只是初次相見的年輕人本就大有好感,待看到他此時對虛無飄渺的天命不屑一顧登時引為自己的同道。
自從當上這濟南相以來,自己就在和迷信成風的濟南的世家大族爭鬥,想要效法西門豹,故杜絕淫祀,驅趕神巫。自己當然沒有什麼理論可駁倒那些荒謬的言論,只好強制百姓遠離牛鬼蛇神的迷信活動。
但自己的鐵腕在那些同樣迷信的百姓眼中無疑是惡魔的行徑,雖然自己把濟南治理得井井有條,路無餓殍,但卻在仕途上步履維艱,再加上自己在朝中得罪的人太多,所以更多時則感到一種深深的孤獨。要不是自己的好友鮑信一直在默默地支援著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堅持這麼久。
想到這裡,轉過頭看看鮑信這老夥計,發現從進大廳以來久未出聲的鮑信亦在興趣盎然地看著太史慈。才想起了太史慈目前的困境。
眾人的反應太史慈皆瞭然於心,不過太史慈胸有成竹,不就是五行相生相剋嗎?騙小孩兒的把戲。好整以暇道:“看來諸位高朋都同意這位襄楷先生的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了?”
眾人無反應,但從眼中也可看出他們的同意。
太史慈微笑道:“小弟也深信五德終始說,不過卻與襄楷先生理解的不大一樣。”
眾人大感愕然:五德終始還有他意嗎?
在眾人矚目中,太史慈不發一言,從擺放才繇的桌几上拿起了一個玻璃空杯,在其中滿滿的倒了一杯酒,又從懷裡拿出了一個火摺子,在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