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紮在採桑津的兩萬涼軍倒是隨時可以北上晉陽,可是將軍想想,這才兩萬人馬,就算加上令叔地三萬幷州軍,總共也不過五萬人馬,兵力才只袁紹軍的十分之一啊!就這點兵力,連給人家塞牙縫都不夠啊。”

張濟、張繡叔侄一直在關注河套、漠北、關中、涼州一帶的動向,所以張繡知道馬屠夫倒也不是在編瞎話!自從二十三路聯軍討馬之戰後。涼州軍團的確是元氣大傷。眼下正是休養生息的關鍵階段。這時候如果中斷休養生息的計劃強行出兵,那就意味著三年多的努力將付諸東流。

漠北三部萬戶鬧馬賊的事,張繡也是知道地,幷州軍地奸細和探馬同樣遍佈在漠北草原地各個角落。

正因為知道馬躍沒有編瞎話,張繡聽了這話才顯得格外洩氣,頗有些無奈地問道:“這麼說涼侯是打算袖手旁觀了嗎?”

“倒也未必。”馬躍道,“如果賢叔侄能聽孤一言。孤倒是有辦法幫助幷州軍躲過此劫!”

張繡急道:“願聞。”

馬躍道:“四個字,以退為進!”

“以退為進?”張繡略一思忖旋即明白了馬躍的言外之意,失聲道,“涼侯的意思是~~讓幷州軍退守河東郡?”

……

晉陽,幷州刺史張濟官邸。

在採桑津面見馬躍之後,張繡急率三千精騎火速北上晉陽,等張繡趕到晉陽時,雁門郡、新興郡已經先後失守。張先、雷敘各率殘兵退守太原郡北部軍事重鎮陽曲、廣牧。袁紹大軍已經進抵孟縣,距離陽曲僅有五十里之遙。

張繡剛剛走進偏廳,張濟便急切地問道:“元錦(張繡表字。杜撰),涼侯可曾答應出兵相救?”

“唉。”張竹輕輕嘆息了一聲,反問道,“叔父可曾見到涼軍隨小侄同來晉陽?”

“啊?”張濟失色道,“馬屠夫不願發兵相救,此番大事休矣。”

張繡道:“涼侯雖未發兵卻給叔父指出了一條生路。”

“哦,元錦快快道來。”

“退守河東。”

“這~~”張濟為難道,“退守河東?”

張繡道:“叔父,常言道留得青山柴,不怕沒柴燒,只要叔父麾下的軍隊還在,失去的幷州難道還怕奪不回來嗎?”

“涼侯也說了,一旦袁紹吞併了幷州,其野心勢必會進一步膨脹,接下來就該向南越過黃河進攻兗州了,兗州可是曹操的地盤,曹操可不是個好惹的傢伙,袁紹若和曹操開戰,勢必會是一場驚天地惡戰,這一仗若打起來袁紹就無暇顧及幷州的防禦了,那時候,叔父就可以趁機反攻幷州了。”

張濟道:“可河東郡地貧民少,只怕難以養活三萬幷州將士啊。”

張繡道:“河東郡人口不足五萬,的確無法養活三萬大軍,不過我軍到了河東可以效仿涼軍進行屯田,而且涼侯也答應不時會接濟一些軍糧,日子也許會過得艱苦些,但熬下去應該沒什麼問題。”

“可為叔擔心受制於馬屠夫呀。”張濟不無憂慮地說道,“如果真的退守河東,一旦馬屠夫趁機要挾,到時候北有袁紹,南有曹操,東有張揚,西有馬屠夫,我軍就會陷入四面楚歌的絕境呀。”

張繡黯然道:“可眼下還有更好的辦法嗎?你我叔侄畢竟是涼州舊部,如果投降了袁紹、曹操等關東軍閥則難免受人排擠,最後落個慘淡收場,涼侯雖然殘忍嗜殺、兇名昭著,可對部下卻還是不錯的。”

張濟不以為然道:“元錦難道忘了武都太守段煨?”

“段煨他是自己找死,怨不得涼侯!”張繡道,“小侄也想勸叔父一句,如果決定投效涼侯的話,從此之後最好就別再有什麼異心,從此死心塌地追隨涼侯共謀霸業,或許還能光耀門庭,如若不然,恐招來滅族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