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性命。
因此知道家園即將成為戰場的村民,已經整理好財物,攜家帶眷地逃難,只留下一些孤苦無依的老病傷殘,就在這種情況下西哈克軍兵不刃血地進佔這處據點。
負責這次作戰的參謀長希卡修特別指示善待俘虜,並給予妥善照顧,甚至在軍務繁忙之際還特地前往探視,向他們保證己軍決不會濫傷無辜。
同樣的事情若是換成統帥雷歐,也會有類似的做法,但那是出於扶助孤苦的騎士精神,而希卡修打的是另一種主意。
因為前任軍團長的貪得無厭,普羅西亞軍的風紀極為敗壞,經常用各種藉口向各市鎮村落索討金錢、糧食,還不時發生侵擾婦女的事件。
當盜賊出沒的時候,沒有自警隊或與傭兵團簽訂協定的村鎮,只能選擇要被誰搶劫。
發生玻理斯鎮的屠殺事件後,南方人民對本國軍隊的反感更是高漲,即使繼任者銳意革新導正,但是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將以前的積弊完全扭轉過來,更不要說百姓的觀感與想法,所以村民才會毫不考慮的決定棄村逃難,因為他們對普羅西亞軍根本不抱任何指望。
對照之下,西哈克方面自出兵以來的嚴明軍紀和對待佔領區人民的寬容作法,反倒讓人對他們較有好感,這導致很少有普羅西亞的反抗組織在敵後活動,讓西哈克軍的佔領更加順利。
也許是被懷柔手段所打動,也許是出自於被拋棄的怨恨,在希卡修即將結束探視時,收容所裡有人送上一份大禮,就是村子收藏糧食、物資等十幾處地窖的位置。
逃難不適合帶太多的行李和錢財,那不僅會拖慢腳程,而且想發戰爭財的除了奸商,還有趁著局勢混亂打劫難民的強盜。
所以村民會把貴重財物埋在隱密處,而笨重的糧食貨物則被移到地窖、洞穴之類的場所再設法掩藏。
按照情報找到的地窖入口,有的用乾草堆起來掩飾,有的壓上許多亂石,還有覆蓋泥土後植上亂草的,如果沒有被遺棄村民提供的線索,就算搜查上幾周,也未必能將這些秘密倉庫找出來。
希卡修看著部下呈上來的清單,除了足夠大軍食用數週的糧食以外,還找到包括酒在內的各種補給物資。
敵方陣營心懷怨懟者容易吸收做為己方的內間,這是熟悉情報工作的他所深知的,憑著微小的代價就用更少的時間解決這次作戰的糧食補給問題。
斥候已經偵察到普羅西亞軍主力已經出現在格林法門北方十二哩外,對手似乎打算在村外的平原進行會戰阻擋己軍北上,剛好符合他的盤算。
“這樣子計劃就導回正軌,可以順利地繼續作戰。”這位參謀長滿意地點頭。
看著南邊敵軍陣地的黑影,角龍騎士團長託德靜候黎明的到來,他個人對這次軍團長擬定的迎擊計畫並不贊同,但還是接受擔任先鋒部隊的任務。
託德認為己軍擁有兵力上的優勢,又是處在利於重灌騎兵發揮的平原,應該集中兵力直接碾碎敵陣,才能得到最大的戰果,只是他的主張在軍議上被否決。
當得知西哈克兵已經進佔格林法門村時,普羅西亞的將領們都對敵人推進的速度感到驚訝。
早先的偵察報告指出敵人帶著大型機具行動,應該會拖慢他們的行軍速度,更何況要攻城的話還得攜帶大批輜重補給,若加上沿途會遭遇到的抵抗,不可能前進的如此迅速。
但是事實擺在眼前,讓眾人不得不承認估計錯誤,同時也推斷出敵軍並沒有攜帶太多補給品而是打算就地取得。
偵察兵傳回的訊息指出敵軍已經在村外挖掘數條長逾一哩的壕溝,只是無法確認其深淺。
從種種跡象來看,敵軍是打算正面迎戰,而不是構築工事固守格林法門村,那些壕溝是為了防備己軍從側翼突擊而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