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陣迎擊烏孫援軍。

兩軍對陣後,雷銅親自上前叫陣,他的意圖是拖延時間,等待援軍。

雷銅手持金背大砍刀,威風凜凜地對著對面的敵陣喝道:“我是益州大將雷銅,哪個不怕死的敢上來迎戰?”

對面過來一個年輕將領,手持一把三股鋼叉,縱馬山前迎戰。雷銅不知對方虛實,先試探著過了兩招,發現敵方就是個渣,於是向他面門虛晃一招,刀頭下沉,砍在馬頭之上,然後趁他慌亂之際,一刀將其砍死。

敵方沉寂了一下,又出來了一箇中年將領,與雷銅交戰。

尹寧城頭,大將軍元宗見援軍到來,建議開城出戰,從背後襲擊益州的軍隊。

元彌有些猶豫。元宗說到:“現在聯軍正與北匈奴人交戰,他們抽不出身來增援城外的益州軍,咱們可以夾擊他們,目的不是要消滅他們,只是把咱們的援軍接進城來,增強防守的力量。聯軍與北匈奴人無論勝敗,勝者也會元氣大傷,咱們就能守住城池,等待援軍。

再者,他們是長途奔襲,攜帶的糧草輜重一定不多,耗也耗死他們。待會兒出城後,我多派信使到各地求援。我相信一定能堅持到解圍的那一天。”

元彌見他說得有理,不再猶豫,說到:“就按照你的計策辦吧。小心點,現在烏孫國離不開你。”

元宗感激地說道:“我王放心,元宗去了。”轉身去調集部隊去了。

元宗調集了城中能動用的全部騎兵,共計6500人,來到南門,開啟城門,放下吊橋,就要衝出城去。

城外負責觀察的哨兵用望遠鏡發現了城門口的動靜,報告了統領。統領立即按照事先的預案,將500騎兵分為三隊,將他們從焉耆國防軍學來的三段射運用起來。

元宗指揮著烏孫的軍隊衝向城外,剛剛出了大門洞,迎面飛來了近200支利箭,一下子將衝出去的十幾個騎兵射倒了,人和馬的死屍阻住了其餘騎兵的道路。元宗下令搬開死屍,幾十個騎兵下馬去搬運死屍。

這時,又是一波箭雨飛來,將他們大部分打倒了。箭雨一**地永不停歇,烏孫的軍隊無法透過狹窄的門洞,竟然衝不出去。

烏孫軍隊裝備的盔甲單薄,士兵們無法穿過密集的箭雨。元宗見衝不出去,只好下令士兵們去拆百姓家的門板,臨時當做盾牌。

辦法到是不錯,可是時間卻耽擱了很長,當他們頂著門板終於衝出了城門,形式已經變了。姜浩的騎兵中已經分出了5000人馬增援過來了,再出去沒有任何意義了。

元宗只好帶人退了回來。這一番折騰白白損失了200多人馬。

姜浩趕到劉循身邊時,雷銅已經接連斬殺了烏孫的四員大將了。仍然在那裡耀武揚威。

烏孫援軍見敵人的援軍到了,本來就決心不大的統軍將領,心生退意,下令撤退了。

姜浩心裡惦記著城北的主戰場,讓劉循繼續圍城,他帶人返回城北。

當姜浩心急火燎地趕到城北時,不禁大跌眼鏡。5萬多人的聯軍,竟然擊潰了10萬北匈奴的大軍。斬殺了三萬多人,俘虜了5萬多人,活捉了5個萬夫長。只有敵軍副將帶著一萬多人,逃回了北匈奴!

這時,李坤帶著自己的騎兵和諸葛均的一個長弓營,繼續追殲北匈奴的軍隊,並乘勝收取北烏孫的領土。其他四虎又返回了伊寧城下。

當聯軍又回到伊寧城下時,元彌和元宗見援軍沒了,強大的北匈奴的軍隊也完了。不等聯軍勸降,開啟城門投降了。

幾天以後,西域的局勢已經穩定了。烏孫各地在元彌的親自勸降下,全部投降了。其它目標也全部達到,西域正式瓜分完畢。

按照約定,大軍啟程進軍漢中。諸葛均派甘易隨聯軍行動,自己留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