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兩句,不過是求個心安哩……”
且不說賀家眾人心思百轉,沈瑞這一行旅途勞乏,早已叫了熱水,梳洗安置,倒是一夜好眠。
次rì,沈瑞醒來的很早。正如五宣昨晚跟他念叨的,即便昨晚燙了腳解了乏,隔了一晚起來依舊覺得小腿痠脹,行走之間使不上力,走路輕飄飄的。沈瑞曉得,這是昨天累著的緣故。只是曉得遠足總會有這個一個過程,加上他本不是十歲大的孩子,便默默咬牙忍了。
吃過早飯,四人離開客棧。至於陸家的人,因要趕往碼頭,早飯前賀北盛便過來與洪善禪師辭別,沈瑞併為與他們打照面。
出了縣城,四人繼續沿著官道北上。
沈瑞走的有些勉強,同昨天的行走如風相比,他現下倒成了木偶人,只覺得腿腳都直了,使勁甩著胯,方能將步子邁出去。受他拖累,其他三人的速度也放緩下來。待走到中午,到一處鄉間茶水攤歇腳時,也不過走了八、九里路。
沈瑞有些不好意思,默默地就著茶水吃點心,心下已經打定主意,下午一定要加速,不能再拖累大家,否則趕不到下個縣城,說不得就要露宿鄉間。如今這二月天氣,乍暖還寒,可不是玩的。
沒想到不等歇完腳,五宣便拉著那茶攤老闆嘀咕了幾句,還遞過去一把銅錢,那老闆就樂呵呵地小跑著奔向不遠處一個小村子。
老闆怎跑了?
沈瑞望向五宣,五宣正吃著素雞,吞嚥下去,方道:“我託他去村裡尋騾車去了。”
沈瑞聞言,不由眼睛一亮:“要僱車?”
五宣抬頭看了看天sè:“都晌午了,不僱車趕路今晚就要宿在外頭。”
沈瑞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旁邊的洪善禪師,小聲問五宣道:“都是我拖累大家,才耽擱了路程,會不會耽擱大師修行?”
五宣盯著沈瑞好幾眼,撲哧一笑道:“小哥不會以為大師真就這麼一路用腳板子走到開封府吧?大師是學禪的,又不是苦行僧,作甚要那麼折騰自己?”
沈瑞睜大眼睛,難道是自己誤會?
那出門往千里之外,提前也不預備行船也不預備馬車的,所謂何故?難道就為了先走上數十里,然後跑到隔壁縣城外再僱車?
五宣已經哈哈大笑:“小哥倒是真敢想,松江到開封府將兩千裡,一個來回就是三千多里,走著去走著回來,可不是要累死個人。”
沈瑞抽了抽嘴角道:“不是五宣哥說大師每年都是走陸路去開封府……又說先生與五宣哥去應天府、來松江都是走路。”
王守仁與洪善禪師在旁,聽了這話,都面帶笑容地看著沈瑞。
五宣忍笑道:“是走路,不過走累了也僱車哩,或是搭便車。大哥沒專門叫人趕車跟著,不過是愛清靜,且行走隨意,遇到景緻好的地方,便要歇兩rì。”
沈瑞聽了無語,相處了將近三月,多少知曉王守仁的秉xìng,有時候是講究禮數規矩,有時又顯得格外隨心所yù,這樣出遠門的方式確實是他能做出來的。他忍不住又看了洪善禪師一眼。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洪善禪師去開封府的路是常走的,選擇陸路方式總不會是為了看風景,這老和尚不會是暈船吧?
就聽王守仁道:“你勿要想東想西,不累走路,累了坐車,不是正應當,扯不到修行上去。若不是帶了我們這三個累贅,大師早就搭上便車哩。”
沈瑞明白過來,確實是自己想多了。王守仁是說行船走馬不解人生百味,並沒有說過大家要步行到底。
沈瑞不知道自己該失望,還是該鬆口氣,原本繃著的情緒,卻是舒緩下來。
這會兒功夫,茶攤老闆已經小跑著回來,對五宣躬身道:“這位小哥,我們莊裡就一家有騾車,可車把式說這個時候縣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