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眼,對其言道手為父準備到鄴城去,既然只是你兄長一人還不足以讓呂布信任,那麼再加上我這一副老骨頭,想來總是足夠了。”
如果司馬家的家主也是到了呂布的控制下,那麼先前謀劃王匡的司馬家族勢必可以讓呂布放鬆警惕,以免讓他覺得日後會像對王匡那般對待呂布。
只是這邊司馬父子想的活絡,其實對於呂布來說只是純粹的想要招募下司馬懿這個他認為在漢末軍事能力最為出眾的人才引為臂助罷了,若是讓呂布發現打的一番求賢若渴成了他們父子的一夜未睡的原因,卻不知作何感想。
在晉陽,呂布大賞群臣,保有了原來的幷州故吏,對百姓也是毫髮不傷,除此之外,更是將軍中大批因為戰事需要而招募而來的兵馬遣散,讓他們得以回家與親人相聚,這個舉動一下子的抓住了幷州百姓的心,也為日後的治理提供了相對安穩的環境。
雖然逃往西河郡的高幹,聯合西河太守王凌繼續頑抗,但是對呂布來說他們已經算不上怎麼問題了,所以只是令在這次幷州之戰表現極為出色的趙雲,夏侯蘭二將,連同上黨郡降將韓暹,秦儀等人駐守揚城,伺機而動。令呂布在意的是,居然從軍中還聽到徐晃之名,得義兄高順推薦,徐晃暫時歸於高順所用,繼續留在上黨郡,日後再作打算。
而此時偏據一地的高幹自然不會奢望呂布會放過他,所以極力鼓動王凌一方面求助洛陽,一方面去聯絡匈奴人。這是高幹狗急跳牆的辦法,在他看來,得到北方三州的呂布已經不是一般熱您能夠搬倒的了,他自然更加不能,所以要想重新奪回本就屬於打的兒子就必須要有足夠大的力量,而現在唯一的辦法也許就是境外的匈奴部落。
不管呂布如何英勇,總不可能比得過漢武帝吧,他手下的國力也勢必不能與匈奴抗衡,而且讓匈奴人與呂布鬥個兩敗俱傷,其後他高幹不但能取代呂布,而且若是得到機會再收拾一番匈奴人,這聲望可就鼎盛了。
不發現高幹想的是太過理想化,已經有些痴人說夢的意思,還是真的沒有其他辦法而想,反正他對王凌全盤說出他的想法:若要擊敗呂布,必須得到匈奴的幫助。
西河太守王凌可是朝廷王允王司徒的侄兒,雖然在外佔地為王,但是骨子裡可還是漢臣。這麼多年來,死在匈奴人手上的漢人可是不計其數,身為漢臣的王凌自然絕不會答應。
於是在數次勸說吧?果的情況下,高幹終於做出他來到西河郡的第一個無誤的決定,準備用武力搶奪王凌的勢力,而這也意味著他將失去王允的支援,也就是朝廷的支援,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會偏向呂布。
王凌雖然猝不及防,但是打在西河郡經營多年,還是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使其得以安全的逃過高幹的毒手而前往太原郡投靠呂布,並述說了高幹的計劃。
其後,到達西河郡的高幹終於還是做出他人生中最為無誤的一個選擇:向匈奴請求出兵。
不管呂布與高幹,與王匡之間東西爭奪,但那都只是內部的爭鬥,而那匈奴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惡疾。
對於幷州百姓來說,匈奴就是嗜血的狼,而高幹現在的所作所為與狗卻是吧?異。
一原先對高幹還抱有希望的一些人,尤其是幷州百姓都唾棄了高幹,而相對的,堅決對外族用兵的呂布一方則是要再次被樹立為民族英雄。
在西河郡的離石,中陽二城的守將呂翔,呂曠兩朋友不願意見到匈奴人入境後讓百姓受苦,率先起事反對高幹,同時把匈奴的五萬人馬拒之關外。
只是這五萬匈奴已經是高幹的最後的希望,而匈奴也想好好的劫掠一翻好為這一個冬天儲藏足夠的物資。
在汾陽的高幹先是給與逃出昇天的韓猛五千還算是經受過訓練的正規人馬,在鎢縣一帶設立各種阻礙,用以防禦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