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失。
在國內原先一邊倒的討伐聲,他甚至看到了不少轉而替他說話的聲音。
兩個人信步在江邊碼頭,吳孝良走在前面,張學良則落後了半步,吳孝良不說話,張學良便默然不語。
吳孝良突然駐足,轉頭看向張學良,一臉肅穆的道:“漢卿咱們兩家解吧!”
他看著張學良有些躲閃的目光,終於說出了已經醞釀許久的想法,原本他以為很難再有機會,但竟然因為渡輪意外讓他等到了。
“什麼?”
張學良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這原本是私下裡的嫌隙,上不得檯面,在外人看來兩人是公器之爭。吳孝良竟然就這樣絲毫不加掩飾的給捅破了,他到底打的什麼主意?他感受到了那咄咄逼人的目光,甚至不敢抬頭去看,雙目一接之下便不由得潰散,看向別處。
深深的挫敗感終於佔據了他的全部胸腔,只聽得吳孝良再次才恨聲道:
“漢卿,你我最大的敵人都是日本人,咱們兩兄弟聯手,我幫你奪回東北,豈不好?”
張學良突然淡定了,東北軍雖然慘敗連連,形勢雪上加霜,但瘦死的駱駝畢竟比馬大,吳孝良如今在國內形勢岌岌可危,自然想要拉攏自己,但又沒有南京蔣總司令的財力,只好為自己先畫一張大餅。他收攏目光向吳孝良看去,這回他沒在潰散,他想在吳孝良的眼睛裡看出點別的東西來,但除了強烈的期望之外,一無所獲。張學良終於覺得,今天的會面,在兩人之間他找準了自己的位置。
縱橫捭闔民國政治場上的翩翩佳公子的從容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嫉妒與自卑瞬間被拋到腦後,因為他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簡單的青年了,在經歷了數次國仇家恨的洗禮之後,他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壓得他喘不上氣,但也錘出了一絲好鋼的影子。
從這一刻起,張學良徹底告別了當初那個率性隨意的他,現在的他不為自己而活,只為他身後那十萬東北軍而活。
“吳大哥,學良有一事不明,內事不靖請問何談驅逐日寇?”
由此一問,實際上是在揭穿吳孝良畫餅的舉動。
吳孝良敏銳的覺察到了張學良氣質上的變化,目光由散亂而便的堅定,儘管那熟悉的影子也與之越來越遠,但終究是件好事,敢於面對現實承擔責任才是他這個東北軍之主的頭等大事。至於,張學良深深的不信任,與言辭間露出的嘲諷,他仍舊報之一笑。
“驅逐日寇並非畫餅,而是長久之策,國內戰爭之巨卻並不能長久,日軍虎視眈眈全面侵華只是遲早,區區一個東北又怎麼能滿足他們難填欲壑?所以,為今之計,內戰必須結束,積蓄力量反擊日寇才是關鍵!”
說道這裡吳孝良心的血液突然沸騰了,一個想法在腦翻滾了起來,如果將張學良拉了過來,兩人籌劃對日作戰,想必在日軍全面侵華之前做的準備必然要強過前世百倍。
到時候等日軍真的想發動事變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吧?
吳孝良看向張學良的目光逐漸轉為熾熱,張學良恐怕也意識到了他目光裡的變化,只是不明白這股熾熱來自哪裡?
打擊日本人對他有什麼好處?他又沒有國仇家恨,山東和日本的軍事佔領區又不接壤,他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怎麼能放著眼前蔣總司令的打壓視而不見,僅僅只盯著日本人呢?幾經考量他幾乎又將吳孝良的這番說辭當做了之前畫餅的延伸。
“國地大物博,日本彈丸之地,怎麼可能吞下國?再說,吳大哥目前燃眉之急是河南,現在談這些是否有些不著邊際?”
張學良的言辭依然犀利,還是帶著濃濃的嘲諷,吳孝良還是不以為意,繼續說道:
“漢卿一葉障目,須記得我還有綏東和蒙古,即便國內輸的什麼都不剩下,亦能打擊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