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雪山的龍脈走勢,而現在這種大霧的天氣,別說望脈了,就算是走路也要打起精神,前方几百米的地方也無法看得一清二楚。
憑心而論,今天實在不是一個適合我們開展尋找搜尋行動的好天氣,但是我聽飛來寺的藏民說,梅里雪山上的霧有時只需要一天半日便會散去,露出他的廬山真面目,可是要是運氣不好,這霧便是住上個十天半月也是常事。
15
我們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等,與溫老簡單地商量了一下,又徵求了唐心、才子的意見後,還是決定冒著些危險翻越冰川了。
其實我們在決定翻越明永冰川的時候,對於它是否果然能夠達到腹地也不十分肯定的,那只是看起來可以而已。
但是以冰川盡頭的高度和雪山的高度,我們只要達到了冰川的尾端我就有把握下去到地面。
雖然是兵行險招,但卻是目前最有效,最節約時間的辦法。
至於魏國亮,在大家表決的時候,他冷笑著棄權,看那副表情好象是等著我出醜似的,頗有點消極怠工的意思,我也懶得理他,你小子只要不拖我的後腿就行,我暗想。
“大家都小心點兒!”我掏出了兩把工兵鏟遞給了唐心一把,自己握緊了一把,爬雪山、翻冰川冰鎬本來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我們來時也沒想過還需要登山,壓根就沒有準備,幸好這德制鋼質工兵鏟鋒利得很,到可以起到與冰鎬異曲同工的妙用。
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的是,當我們踏上冰川望著一路向下傾斜著的巨大的陡峭冰川時,冰川並不是像我們所擔心的那樣滑不停腳,表面上是一層厚厚的雪層,腳踩上去咯地一聲便會沒了小腿。
這樣走起來雖然很耗費體力,但是卻能夠保證我們每一步都踩得很結實,像一枚釘子一樣釘在陡峭的地面上,不會像家鄉從山上順著河流放原木一樣順著陡峭光滑的冰面滑下去。
明永冰川傾斜向下的盡頭,一面臨地,三面臨講,掉進奔湧兇橫的瀾滄江裡,水性再好的人也活不成的。
“他爺爺的,這吳三桂找個啥地方不行,怎麼挑了這麼個地方?”才子拖動著他巨大得有些臃腫的身軀抱怨道,費勁地跟在我的身邊。
“古人選擇墓穴時,一講究風水聚合,二也考慮到地點的隱蔽,即希望佔了個富貴龍脈庇廕子孫,又害怕自己的陰宅遭到後人的挖掘偷盜,尤其是吳三桂,擁兵反叛,卻沒有成功,在清王朝的眼裡是大逆不道的,他的親信部下自然要把他葬在一個讓所有人都找不到的地方。”我說到這裡忍不住停下來,大口地喘了兩下,在這種地方一口氣話說得急了都感覺到無法吸入足夠的空氣,胸口憋得像要炸開一樣,頓了頓又接著說道“而且吳三桂經營雲南十數年,這裡恐怕是他早就準備好的陰宅了。”
“全都是道聽途說,胡亂猜測!”魏國亮陰陽怪氣地諷刺道“吳三桂舉兵起事以後,於康熙十七年在湖南衡州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長沙病死,當時的叛亂已經被清朝鎮壓得七七八八,你認為還有吳三桂手下還有那麼忠心的人不辭千里地把吳三桂的屍體運到這裡來?!簡直對歷史沒有半點的常識!”
“魏研究員,你這種論點也太過於主觀了吧?吳三桂能夠在中國歷史上掀起這麼大的風波,我相信這個人一定是精於計劃,打算長遠的人,何況他起兵後,身邊跟著許多隨他一起征戰的子嗣和忠心部下,中國人向來講究忠孝,將他的屍體秘密地安葬在一處世人難以發現的地方,以免遭到凌辱不是很合理麼?我雖然對清史研究的不是那麼深,但這點我還是可以找到些根據的,我相信你應該不會不知道吧?!”唐心沉著臉不客氣地反駁道“而且按照常識而言的話,我到寧願相信吳三桂的墓穴會選擇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而不是一座繁華的都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