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大恨的出家的立場和思想意緒。他以不同處來對待他所處的時代,從他三十九歲入虎跑寺剃度至六十三歲圓寂於泉州,他矢心不能移,世俗莫能喚,踐履的是他發下的四誓:
一、放下萬緣,一心繫佛,寧墮地獄,不作寺院住持。二、戒除一切虛文縟節,在簡易而普遍的方式下,令法音宣流,不開*,不作法師!三、拒絕一切名利的供養與沽求,度行雲流水生涯,粗茶淡飯,一衣一衲,鞠躬盡瘁,誓成佛道。四、為僧界現狀,誓志創立風範,令人恭敬三寶,老實唸佛,精嚴戒律,以戒為師。
從這四誓裡,我們看出弘一法師身上的擔當和魅力,即使刀斧臨頸,身處險惡,也是雲水從容。當他到青島湛山寺說經一個月的時候,“七七事變”發生,戰火迅速蔓延。報上的訊息說,青島成了軍事上的爭奪點,形勢十分危急,有錢人都在慌忙南下,以致輪船的票子搶購一空。這年舊曆七月十三日,弘一法師出家首尾二十載,他書橫幅“殉教”兩字張於室內,並作題記:“向居南閩淨峰,不避鄉匪之難;今居東齊湛山,復值倭寇之警。為護佛門而捨身命,大義所在,何可辭耶?”
弘一法師是留學日本的,包括陳獨秀、魯迅、周作人一批人也是留學日本的。他們對日本呢,可說心態複雜。這是一個既向母族施暴又倡導文明的民族,這個民族把來自中國的文化思想以及琴棋書畫劍技茶舞都發揮到了宗教的肅穆與癲狂,然後再凌辱中國人蔑視中國人。 。 想看書來
黃花。夕陽。山外山(3)
弘一法師留學日本,但並不迴避民族大義。在日本學到的用別一種方式了結,就如在戰場上拔劍對決,這樣更能贏得對手的尊重;而像周作人呢,選擇了附逆,得到了日本人的殘羹冷炙,也是一種了結。
在南方的夏丏尊等紅塵友人們擔心弘一法師的安全,紛紛來信勸他及早移離青島,遠避戰火,轉移到較為平靜的地方,出家人嘛,眼睛一閉,可以對血汙視而不見。但弘一法師沒有立刻離開青島湛山寺的意思。他回信說:“此次至青島,預定住至中秋節為止(決不能早動身),”“今若因難離去,將受極大之譏嫌。故雖青島有大戰爭,亦不願退避也。”以世俗人的眼光看待弘一法師,其去弘一遠矣。
十月上旬,弘一法師和隨侍弟子完成了講經任務。他到炎虛法師的寮房去告假(炎虛法師即在長春般若寺從日本人手裡要回趙尚志頭顱的那位高僧)。炎虛知道弘一的脾氣,向來不徇人情,說走就走,萬牛莫挽。弘一法師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紙條,上面開出了五個條件:
第一,不許預備盤纏錢;
第二,不許備齋餞行;
第三,不許派人去送;
第四,不許規定或詢問何時再來;
第五,不許走後彼此再通訊。
在梵林也不苟且,不以俗世的人情為牽絆,這樣的舉止令僧眾低頭行禮,使俗人脫帽致敬。炎虛是無法阻止別人去送弘一法師一程的。弘一一行離寺這天,僧眾們和迎接他的時候一樣,大家一起趕來把他送到船上。弘一法師頭也不回,消失在茫茫的海天間,如一塊礁石,矍鑠挺立。
弘一走後,炎虛法師到他住過的寮房去看,只見屋子裡的東西安置得次序井然,裡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桌上一個銅香爐裡,正燃燒著三炷名貴長香,靜氣繚繞,低迴久之。
回到泉州,日本人的槍炮聲愈來愈近,弘一法師對前來勸其走避內地的人,也還是那句話:“為護法故,不怕炮彈。”他還題其居室為“殉教室”。
在抗戰初期,弘一法師相繼在晉江革庵、泉州承天寺和開元寺等處,為僧眾和居士們開講《華嚴經大意》、《華嚴經普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