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自傷(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和禮也在想著怎麼爭十二州的民心,燕陽不能真的劃江而治,國土分裂,又不能興兵開戰,想要爭民心,只能從民生上解決問題,誰能給百姓過好日子,誰就能得民心。他仔細研究過寧州實行的新政。
均田制度,若是要在京都施行,整個氏族都要反抗,坐擁天下百分之八十土地的氏族絕對不肯放棄田地。寧州和十二州施行起來倒是方便許多,十二州不如江南和京都繁華,氏族也很少,寧州鐵騎想要控制一座城池也很簡單,氏族被迫要接受新政,京都和江南絕對不會施行均田制度,氏族會聯合起來對抗皇權。
這個政策好嗎?
自然是好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林和禮遊歷天下這麼多年深刻體會到民生艱辛,寧州靠這一政策就能得到十二州的民心,如今唯一好的是十二州沒有全境實行新政,只在雲州,黃州,西洲施行,錦州知州在嘗試著推新政,也有意向推行新政,可見新政多得民心。
林青山給他來過信,詳細表述過新政帶來的變化,心中言辭激動,推崇新政,那是謝珏嘔心瀝血想要全境推行的新政,還來不及施行就慘遭滅門。
六月初六對侯府是滅門之災,對林家也是斷臂之痛,林和禮自幼被林閣老帶在身邊教養,在謝珏也被送到林閣老身邊教養時,他作為兄長帶著謝珏熟悉林府,為了讀書方便,謝珏就睡在他的院子裡,兩人經常一起討論學業,聽閣老和張老太傅授課,他和謝珏都是喜靜,不愛與人攀交的性子,雖不像尋常兄弟親熱,心底卻都認同彼此。
謝珏本就是治國能才,被侯爺帶去戰場時,林和禮還曾惋惜,若謝珏和他同年會考,他未必會三元及第。不管是和談,新政,都證明謝珏在治國上的才能,謝珣再歷練幾年,在寧州鐵騎站穩腳跟,這兄弟一文一武,羽翼豐滿,定會劍指京都。
怎麼辦?
元惠帝瘋歸瘋,如今冷靜下來配合內閣,局勢算是穩定下來,他想要北伐也在情理之中。有人興兵造反,任何一位皇帝坐在皇位上都坐不穩,想要趁著寧州不成氣候時出兵,可朝廷也打不起這仗。
國庫比他想象中的空虛,江南一向重商抑農,商戶的心都偏向侯府,大帥能否再穩定江南這幫儒商的心還不知道,興兵絕對自尋死路。
張伯居說,“用鳳家的命,要挾鳳妤回京呢?”
“治標不治本!”林和禮說,“十二州的民心歸順在新政,不在鳳妤。聽風可以派張妤,李妤,甚至自己坐鎮。”
“鞭長莫及啊!又隔著中州,我問你,若是謝家兄弟真的出兵十二州,中州要出兵嗎?”
“在聽風和知許出兵前,中州就會出兵震懾十二州。”林和禮說,“只是要選一個恰當的時機。”
他頓了頓,“我在想放寬科舉遴選,不知道能否起效。”
張伯居眼睛一亮,“這倒是爭取民心的好辦法!”
燕陽科舉幾乎被氏族霸佔,寒門出貴子在燕陽鳳毛麟角,氏族佔據最好的資源,有最好的學院,最好的夫子授課,從小討論策論,家中也有長輩指點迷津。清流寒門很難和他們在科舉上一較高下。
燕陽每一屆科舉錄取人數,氏族佔了八成以上,前五名幾乎被氏族霸佔,上一屆狀元劉安這種寒門子弟就屬於鳳毛麟角。
林和禮說,“若是放寬擇選,在十二州增設學堂,增加寒門子弟錄取機率,或許能有成效。”
張伯居說,“試一試吧!”
林和禮說,“除了提高寒門子弟的錄取,也不能放任鳳妤在十二州肆意發展,讓劉安和顧嘉明過來議事,如果江南和十二州商貿不能斷,就讓中州出兵震懾。”
想要震懾十二州,無非就是兩種方式,斷絕十二州和江南,中州的商貿,二是出兵震懾。
林和禮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