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人,表面看,他是半個野蠻人,實際上他已具備貴族的氣派。
在這之後,他更加尊敬丘處機。他問鎮海:“我該怎麼稱呼這位世外高人呢?”
鎮海回答:“有人稱他為真人,有人尊稱他為師傅,還有人稱他為活神仙。”
成吉思汗點頭說:“以後,咱們就叫他神仙吧。”
神仙丘處機和成吉思汗在烈日炎炎的四月,結下深厚的友誼。丘處機向成吉思汗講《道德經》《南華真經》,講他所知道的一切哲學問題,成吉思汗雖然不懂,可聽起來一本正經,很有乖學生的模樣。不過,這種交流是短暫的,因為成吉思汗正準備追擊札蘭丁,所以讓丘處機先回撒馬爾罕,他說:“等我掃平花剌子模最後的反抗力量,回到撒馬爾罕,我們再秉燭夜談。”
1222年八月,成吉思汗回到撒馬爾罕,他和丘處機密切交流,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哲學命題。
成吉思汗問:“如何統一天下?”
丘處機回答:“不濫殺一人。”
問:“如何治理天下?”
答:“敬天愛民為本。”
問:“如何長生?”
答:“清心寡慾為要。”
成吉思汗深以為然,說:“天錫仙翁,以寤朕志。”
春節前夕,冬雷陣陣,成吉思汗極不安地向丘處機詢問。丘處機回答:“雷,天威也。人罪莫大於不孝,不孝則不順乎天,故天威震動以警之。我聽說您的國境內不孝者很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導有眾。”
成吉思汗默然,說到不孝,他有個兒子完全有資格被雷劈。這個兒子就是朮赤,自攻陷玉龍傑赤後,朮赤就在花剌子模西邊過起了自己的日子,再也沒有回到成吉思汗身邊。他不明白,這個兒子到底怎麼了,難道僅僅是因為他的出身而自我沉淪,破罐子破摔,連老爹都不要了嗎?
一想到這裡,他堅定地點頭說:“神仙說得對,那些不孝的人就該用天威震他!”
丘處機笑了笑,來之前,他曾在河北境內寫過一首詩:我之帝所臨河上,欲罷干戈致太平。這是他來的目的,他希望用畢生所學所悟勸諫成吉思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使天下太平。
可是,他和成吉思汗接觸時間越長,越覺得這是個幻夢。眼前這位兩鬢斑白的老人,仍然有著充沛的精力和莫名其妙的征服情緒。丘處機的感覺是,他要永遠征服下去,直到世界的盡頭,只有一種情況會讓他停住戰馬,那就是死神把他帶走。
然而,丘處機又注意到,縱然這位世界征服者離開人間,他灌輸給後代的“永恆征服”的思想也會如幽靈一樣附著在大蒙古國的身上,滲入骨髓,大蒙古國的征戰殺伐不會因成吉思汗的離開人間而銷聲匿跡,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丘處機,這位集儒家“以和為貴”、道家“不奢殺”和佛家“慈悲為懷”的終極思想家,面對把征戰殺伐當成畢生使命的成吉思汗,一籌莫展。
1222年初冬,丘處機請求成吉思汗放他回中原,他轉彎抹角地說:“我是個道士,喜歡靜處行坐,如今總和軍隊在一起,精神不爽,所以還是離開為好。”
成吉思汗似乎聽出了丘處機厭惡戰爭的言外之意,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被丘處機塑造,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塑造他,那就是代表長生天的他本人。他痛快地答應了丘處機的請求,不過當時天氣惡劣,路途艱難,所以他請丘處機推遲行期,並且柔和地接受了丘處機轉彎抹角的勸諫。他說:“我也準備東歸,等四處掃蕩的軍隊歸來,我們一起走吧!”
丘處機對這回答異常高興,幾乎忘乎所以。於是兩人在撒馬爾罕過冬,1223年正月,成吉思汗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的狩獵活動。當他正在追擊一隻受傷的野豬時,一不小心從馬上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