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壓倒荒獸。天位正式封神,形成了各大神系——天位集團。但是,擊敗了荒獸的人類天位,各大神系陷入了內戰,直到……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皇擊敗其他神系,鎮壓了各大荒獸,分封天下,一統大荒,劃分天下。

憑著殘缺的情報和記憶裡究竟玄幻小說磨礪的驚訝智慧繼和發散思維,君莫問在自己腦海中,大致構建了一本此世界的歷史概略。

“大概就是如此這般了。”君莫問有些沾沾自喜。至於這本史書的正確性,以後碰到人煙,在細細揣摩,慢慢修正過來。

微微沉吟,君莫問喃喃自語:“霸下對地域領地的認同感很強,或許是荒獸的地域本性,不過更大可能是這個時代天位神明們的通俗特徵,從霸下口中的【領主】就可以看出。而且……似乎還有喪失領地的天位呢。這大概叫氏族時代的特點。”

……………………

……………………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森林旁邊自然吃森林了。還有,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隨著林木漸漸稀疏,林間小道的路人往來痕跡也越發清晰,一些樹木的枝幹上還留有箭矢刀痕留下的痕跡。

君莫問看著樹幹表面的弓矢箭洞,微笑說道:“終於有人跡了。”

第四章 神道社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麼條件,就依靠什麼條件生活,既然靠著山林生存,自是以山林為生了。

當然,這個以山林為生不可能是吃山土和樹木,而是行走于山林之間,男的獵捕飛禽走獸,女的採摘瓜果植物,一個部族也就這樣生存在了遠離文明中心的荒蠻地帶。

大荒九州,自古有之,而中原之地從來都是大荒中心,文明中心,武道昌盛,強者輩出。歷代統一大荒,有資格戴上“諸神之神,萬王之王”尊稱的九州大荒之主,莫不是從在中州開始,建立霸權。

從中州行於東南,有揚州之地,此地氣候溫和,多山多水,森林茂盛,種類繁多。但是,揚州資源如此豐富,物種如此眾多,中原貴族們卻視為蠻荒不可久居之地,有著“荒州”的別稱。

原因在於揚州氣候溫和,山林茂密,實在太適合荒獸生存。當年“嬌生慣養”的中原大軍進入揚州,剿殺叛逆與驅除荒獸,就是不適應荒州炎熱潮溼的氣候,敗在了“皮糙肉厚”的荒獸大潮下。

高階武力,人類天位遠勝荒獸君主,必然也擊敗不了數量遠在人類之上的荒獸部族。但是,低端層面的統治領域,實力優勢無從發揮,荒獸的危害根深蒂固,難以治理。這些只能隨著人類整體實力提升而改變,是長久之計,卻非一時一日的治理能起作用。

不過這些都是天上大人們操心的事情,地下的小人們,一直未生產而努力著。

荒州向南,山嶽森林越發繁多濃密,荒獸也越來越多,生活在這裡的人類群落除了要為果腹而奮鬥,更要時刻阻擊荒獸的撲食,如果不幸遇到了荒獸潮……那麼只能祈禱傳說的神明降臨了。

遠古神話裡隱約有所描述:

……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希於桑林。萬民皆喜。

荒獸橫行,天神救世,小人物的美好願望,大致歷來如此。

可惜,這個荒州實在太過荒涼,中原天庭的大人天神們有更要緊的大事要做,小人物生活如何,不在他們考慮範圍。

這樣一個荒州,人類部族仍然勇敢生存著。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部族雖小,以點窺面,自有其荒古生存的準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