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兩人到的時間剛巧,正好馮錫範追著天策上岸,兩人行走間都是一身水漬,溼痕遍地,狼狽不堪,形象大異平時莊嚴、瀟灑。
“看來這次行動剛剛好,馮錫範沒有劍,實力定然損失不少。”藏劍高興道。
君莫問詫異地看了他一眼,說道:“你做任務前不收集情報嗎?馮錫範是崑崙派高手,雖以“一劍無血”的劍術聞名,但實際上是稱讚他內功修為至“由利返鈍”的高深境界,崑崙派的硃砂掌修為亦是不俗,其後就在救出鄭克爽時,就用硃砂掌殺死了看守的天地會高手。”
藏劍撓撓頭笑了笑,他做事一向大大咧咧,這種收集情報和制定計劃的細緻工作確實不擅長。
“好了,不用尷尬了,再不救天策,也就不用再救了。”
馮錫範看到君莫問兩人來了,卻也不再緊追天策,而是等三人會合,說道:“就憑你們三個,也敢來追殺老夫。真是可憐、可笑。”可憐是君莫問三人正好成為他現在的出氣筒,可笑則是虎落平陽,也不是他們可以欺負的。
“可不可笑,你馬上就會知道。”君莫問冷冷一笑,而後對天策和藏劍道:“你們為我列陣,防止他從水路逃走。”藏劍和天策的實力不足以正面應對馮錫範的攻勢,主力還是在他身上。
馮錫範臉色越加深沉,被胡逸之打得落水,還讓三個小子看到,真是恥辱。語氣冷冽道:“既然你們找死,老夫就成全你們。”
君莫問拔劍出鞘,冷冽的劍光照在馮錫範身上,恍若氣機鎖定。馮錫範神色一沉,眉頭一鎖,感覺一股森然寒意射在身上,寒冷徹骨,“這是劍意!”。所謂劍意,本就是劍道高手對自己劍道的感悟和堅定,並非想象中巔峰的劍道意念凝聚而成精神之劍,用來殺人傷人,而是對劍術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自然而然生出的一種氣質表象,心境的空明靈動。
所以君莫問展示劍意,雖然只是神意上的反射,不涉及物質層面和靈魂層面,沒有實質性的攻擊力,但卻可以稱為心靈層面的隱約攻勢,是同是修習劍術到極高深造詣的高手都能感受到的,冥冥中彼此心靈上的交鋒。
“鏘!”
並非金鐵交擊產生的響聲,而是劍本身的震盪轟鳴——劍意聲鳴,劍自震鳴。
君莫問握劍的手沉穩堅定,劍尖卻隨心飄忽,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使人難以窺出攻擊的軌跡和方向,劍擊長空,凌厲的劍鋒掀起劍風,鋒銳之氣畢露。100點以下的內力還不足以劍氣出體,但君莫問的劍藝高超之極,以劍風演化出了劍芒鋒銳。
馮錫範被劍意懾服,退讓了幾步,但終究是氣劍一道的大家,此刻雖然無劍,卻能並指為劍,護體罡氣生成劍氣,搶先攻擊。
君莫問微微一笑:“好!”飄忽的劍勢忽然一變,化作漫天急雨,每一處劍尖鋒芒就是一滴雨珠,襲擊馮錫範全身。
馮錫範踏前一步,正如君莫問陷阱,為凌厲劍勢包圍,護體真氣接連點爆,一處處傷痕鮮血淋漓,彷彿網中小魚,難以漏網而出。
“哈!”馮錫範剛才為君莫問劍意所激,才才以劍術對敵,此時方知以兩人劍術修為差距,連忙劍指並掌,一式、內力磅礴、威力絕倫的硃砂掌擊出,使君莫問的急雨劍勢一震,他趁機從這劍勢一頓的剎那縫隙逃出。
馮錫範從君莫問的劍勢中脫出,身上雖血跡斑斑,可要害之處卻絲毫無損。證明方才於劍勢之中,馮錫範不能夠抵擋綿延攻勢,但躲避凌厲一擊的攻勢還是做到了。功力不濟的君莫問,劍速和威力皆是大減。
君莫問暗惱:“真氣護體,無法破防,真是氣人。馮錫範受傷,真氣執行出現阻礙,但真氣仍然充沛,防禦力不損。”
馮錫範脫逃而出,深深看了君莫問一眼,也未再說什麼,再次入水逃走,藏劍和天策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