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說怎麼殺怎麼罰,都要陛下的旨意,我等平叛將領豈能越俎代庖,一旦事後追究起來,只怕……”

譚亦心道:“各位將軍將事情想得複雜了,當今萬歲雖貴為天子,卻有一顆仁慈寬厚之心,能令百萬黎民早出水火,數十萬將士免於刀兵,便是請他親自聖裁,也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至於說咱們擅自作主,也不是什麼大事,大不了丟官嘛。”說著話衝自己的父親狡詰一笑。

譚志豪立刻附和起來,一張嘴就是頂天的大道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能救百萬黎民於水火,十萬將士於刀兵,區區一頂烏紗帽,又算得了什麼,我正嫌這個無敵侯難聽俗氣,罷了正好。”

帳內眾將再次傻眼,早聽說兩位少公爺都是不循常理離經叛道之人,今日才知傳言果然不虛,這二位還真不是一點半點的古怪。

至此時,這場帥帳軍議已經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譚天得到了他想要地答案。

丟官……

這或許是他最不在意的懲罰了。因為原本當他平定叛亂回到京城後的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辭去兵部尚書,致仕還家。

“大家都散了吧,本帥再仔細考慮一下。”譚天面上古井無波道。

眾將紛紛行禮告退,卻盡都面現猶豫,終於在臨出帳時,趙春秋返身單膝跪地道:“如此大事。請公爺千萬慎重。”

“請公爺千萬慎重。”其他將領早有此心,有了帶頭的。稀里嘩啦跪了一地。

望著這些忠勇將領,譚天徐徐一嘆道:“本帥心中有數,眾將軍自管放心就是。”

“末將等告退。”一眾將領這才退出帥帳。

“爹您決定了?”譚亦心雖是問句,口氣卻是篤定得很。

譚天還未回答,譚志豪已然插嘴道:“老2在廢話,咱們老爹這麼為國為民淡泊名利的俠之大者,豈會在乎什麼丟官罷爵。”

譚天這個做爹的只剩下苦笑了。有了這麼兩個兒子,真不知道是他地幸與不幸?

做下了決斷的鎮國公,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寫下一道密奏,千里加急送往京城,密奏將武昌前線發生地一切以及自己的考慮與最後的處理方案盡都詳細寫清,最後附上自己的請罪條陳,隨後又派人入武昌城。在鄂王趙吉的面前做出了不殺一人的保證。

第二日,趙吉率一眾叛臣自縛雙臂,開城請降,同時快馬飛騎至金華與衡州,命令兩路大軍就地投降。

譚志豪帶著一支絕對屬於豪華陣容的高手隊伍當先衝入武昌,雖然對抓到兩個白骨老魔已經不抱太大地希望了。不過他的心中還有萬一之想。

然而事實證明似白骨雙魔這等蓋世魔頭,是不會束手就擒的,查問了鄂王府的總管之後才知道,這兩個老魔頭早在半個月前已然消失無蹤,沒人知道他們的去向。

鄂王雖為叛逆畢竟身份尊崇,譚天對他也甚是尊敬,親自為趙吉解去綁縛,在大軍的簇擁之下,一同進入了雄偉的武昌城。

可以看得出鄂王趙吉愛民如子的風傳絕非謠言,滿城地百姓盡都湧上街道。呼喊著王爺你不能走。王爺是天大好人之語,譚天與趙吉的馬車走過之處。立時跪倒一片,甚或有些狂熱的百姓,激動地開始衝擊道旁士卒排成的封鎖線,場面一時陷入混亂之中。

安座在車內的趙吉雍容的面上一片平靜,只是一雙波動不已地眼眸,洩露了心中真實的情緒。

終於安全的行入鄂王府,更加繁瑣的接收工作開始了。

武昌城的接受很順利,在鄂王的配合之下,一切相關的書冊賬本盡都交在了譚天手上,平叛大軍迅速開進,將叛軍近十萬士卒繳械並暫時關押在軍營之中,等待下一步的遣散歸家,一萬步卒留駐城中,巡視治安並將鄂王麾下各主要叛臣大將的府邸包圍,只等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