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若是李泰將此書修成,先不說其在士林之中的影響力將會達到一個什麼高度,且說這大擴文館,廣募才俊和請天下諸道、諸州、諸縣皆配合之這兩條,就會使得魏王府實力大漲。

看來李承乾吸納賀蘭楚石之後,魏王李泰即刻開始了凌厲的反擊。

李世民聽了李泰的奏章,心頭微微一喜,修撰此書,不僅僅是修撰一本地理書,同樣也是對於整個大唐上下的一次大的梳理,其作用是非常大的。且歷朝歷代,凡是國力漸強,則皆要修書,或為重修史書,或為另立綱目。由李泰主持此次修書,李世民倒也放心。

“父皇,兒臣請奏!”隨著木杖輕輕撞擊木地板的聲音,李承乾一瘸一拐的出列。

“唔,不知太子有什麼話要說?”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心頭微微有些不痛快,口中言語帶著些許冷意。

李承乾恍若未覺,向李世民行了一禮,說道:“四弟敢當大任,為國修書,此等精神作實讓兒臣佩服!然四弟所提,大擴文館,廣募俊傑之言,兒臣便不敢苟同了!如今四弟文館之中,人才濟濟,有蕭德言等人,幾乎囊括了半個翰林院的學士,實力不可謂不強。若是再行廣募賢士,恐為外人笑我翰林學士連修一本書都不能,而要再行募人!另外,兒臣以為,四弟奏請天下諸道、諸州、諸縣配合行事,亦有不妥。若是地方官員,為巴結四弟修書,而置地方行政於不顧,若是如此,實在不妙。故而兒臣以為,四弟派出人手,收集各處之經傳地誌,方不為擾民之法!”

李承乾說得也倒是分屍有理,聽完他的話,李世民心頭的不痛快倒是消了一些,轉而望向李泰:“魏王,你有何可說的!”

李泰正要開口辯駁,忽地瞥見一旁的劉洎對著自己的方向輕輕搖了搖頭,略一猶豫,最終還是說道:“大哥之言,也是頗有道理!微臣謹遵便是!”

聽了李泰這話,低著頭的李承乾不由露出一絲冷笑來。

散朝之後,李泰看著劉洎離開的背影,不由兩步追上去,輕聲問道:“劉老,剛才為何不讓我反駁太子的話?”

劉洎看了看四周,但見朝臣三德差不多了,這才低聲說道:“殿下,樹大招風啊!如今殿下已經得到這《括地誌》的編撰工作,便要適當收手,不要將太子逼得太急了。還有,老夫瞅見太子在進言之後,陛下微微點了點頭,看來陛下還是有些贊同太子的意見。所以還是不要輕易的反駁好!”

“可是,可是本王府中,十多位學士,如何能完成這般龐大的編撰工作?”李泰憤憤的說道,“大哥也太過分,還想讓我將府中之人盡數派遣出去,那長安不就是他獨大了麼?”

“慎言,殿下慎言啊!”劉洎呵呵笑道,“如今殿下與東宮,都憋著一把勁,爭取在陛下面前表現。殿下修《括地誌》便是一個表現的機會。若是以手頭的人手,完成了這部書的修撰,豈不是會讓陛下另眼相看?另外,陛下不是沒有限定這書修完的時間麼?殿下就拖個六七年,陛下問起來的時候,就看殿下你的表現了!”

李泰聞絃歌而知雅意,呵呵一笑:“劉老的意思本王已經明白了!多謝劉老指點!”

劉洎也是笑了一下,向李泰行了一禮,便施施然的離開了。

李泰回頭看了看身後雄偉巍峨,挺拔入雲的大殿,暗暗捏了捏拳頭,大步流星離開此處。

李承乾一臉陰沉,看著座下的幾名親信,沉默半晌,終於憤憤說道:“魏王已得父皇應允,負責修撰《括地誌》一書,若是此書一成,魏王在士林之中,定當威望大漲。你們說說,孤當如何是好?”

紇幹承基、賀蘭楚石諸人互相看了一眼,皆是不言。

李承乾見狀,不由有些失望的搖搖頭。面前這群人多是武將,若是論起動腦子,還不如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