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返回東京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復興八年七月初四,在距離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後,趙構一行風塵僕僕回到東京汴梁。
東京已經很熱了,正是酷暑之際,但皇后邢秉懿的靜安居卻很是涼爽。折不臺按照趙構畫出來的圖紙,著實做了好些個新奇實用的東西,比如那個用水力帶動的木扇,加上四周四角放置的冰塊,讓靜安居以及皇議殿包括各個太后、皇后居住的環境大大改善。
折不臺現在是大宋技術工程學院的教授先生,是趙構一紙調令將他調來的。折不臺不僅僅表現在他的一手精巧的木匠活,重要的是他設計思路和實踐能力的完美結合,是當下學校最緊缺的人才。
折不臺這才叫魚歸大海,這才是施展他才華的最佳舞臺。於是,他很快就融入了這個新環境,並且不到一年,就已經發明瞭十五項專利,至於小巧的東西,更是數不勝數。
他設計的“活動式模組箱板”,運用到絕影車上,經過軍隊使用,可以縮短三成的反應時間,這在戰場上可是保命的幾分鐘。
還有“雙向驅動裝置”,直接把絕影車變成了“四驅”,既能在前面拉,也能在後面推,戰場上可以變換出各式工程車輛,大大提高了絕影車的使用效率,被評為復興七年大宋帝國軍事科技發明一等獎,獎金十萬宋幣。這幾乎可以在東京買一處不錯的宅子了。
趙構回京後,只是和李綱、宗澤、岳飛、韓世忠、梁景等人打了一聲招呼,說要休息幾天,便一頭扎進靜安居沒有出來。
李綱和幾名大臣巴不得讓趙構休息幾天,他們的陛下和大帥,在替他們在外面奔波了一年,歷朝歷代哪個皇帝能夠做到?
皇后邢秉懿自然是高興萬分,在她眼裡,什麼也比不上趙構在自己的靜安居老老實實地陪著一家老小讓她高興。
趙構這次出去了一年多,從去年七月的大整風運動後,趙構就開始了他的巡查,直到跨海出行,然後繞行一大圈,返回東京。
小別勝新婚,何況不是小別,是很長時間的分離。趙構也很想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們。從天竺繞道吐蕃再到大理一路上,雖然趙構不會接受各地的禮物,但像送給太后啦、皇后啦、妃子啦、孩子啦等的小禮物,趙構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總不能空著手回去吧。
李綱也勸他,水至清則無魚,大事講原則,小事顯情分。你像汪若海、劉勇、包括謝雨、謝天賜等人,趙構還經常教育他們出門莫忘家人呢,何況送你的小玩意兒。
不過,趙構有一個自律,就是所有的東西都要造冊登記,對於超過原則底線價值太大的東西,是要在自己的收入裡面支付的,當然趙構不差錢,但這是規矩。
讓劉勇陪著回了一趟隆德府的老家,看望了一下老人。開始可把老人家嚇壞了,以為自己的兒子闖大禍了呢。
可不,這兩營一衛上去就把隆德府鑼鼓巷封了一個嚴嚴實實,就連隆德府知府也到不了跟前。
直到兒子讓親兵傳話,說陛下到了,趕緊出門迎接,老兩口和彩靈才急忙迎出來,劉勇和趙構已經來到了門口。
劉勇的老爹劉山河、老孃何月娥、媳婦趙彩靈在門口跪迎,卻讓趙構一手一個拉起兩位老人,讓劉勇拉起自己的媳婦,笑道:“今天不是以什麼皇帝陛下的名義來的,你看,也沒有鑾駕儀仗,最多算是劉勇的大帥,咱可不興這個,老人家,快起來。”
一路上趙構看到,這是一個三進的小院,以劉勇的身份地位,寒酸了一些,不過院子倒是蠻大。東西廂房和南倒房以及二院和後院,倒也規制。尤其是後院,後花園開闢成了一個演武場,很是符合劉勇的性子。
在劉勇家吃了一頓地地道道的農家飯,尤其是劉勇的老孃給潑的一碗辣子,讓趙構直呼過癮,大叫好吃。劉勇的老孃便專門為趙構做了一罐子帶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