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路為首的趙家一族,共抵外擄,得到趙家集鄉親的認可,李氏一族官場名望不小,趙家集倒也沾光,兩大姓互相扶持,趙家集才能有今天的興旺發達。

後來趙百斤巧遇趙構,結下這天地緣分,整個濮陽縣對趙家集自然是多有照顧。李渭的縣尉手下,多有趙家集武社好手,才能護得一方平安,李渭年輕有為,腦子靈活,身手也是不弱,仕途上,恐怕還要更進一步。

趙構在席上,倒是有些看好李渭,剛剛二十五、六歲,正是年富力強建功立業的年紀,在席間倒也落落大方,絲毫沒有見到趙構那種手足無措的狀態,反倒是思維敏捷,侃侃而談,對濮陽縣的治安,提出了“三級聯動”的一種治理模式。

這個三級聯動,就是縣、鄉、村,在平時要增加應急事件的處理,三級部門同時啟動,確保一方平安。村級負責應急處置,鄉里負責整合上報,縣裡負責統籌排程,一件事情,三級政府會同步進行處理,大大縮短了緊緊急事件的處理時間,也為一些大案要案的偵破提供了保障機制。

趙構對此大加讚賞,這已經有一些後世成熟的東西在裡面了。趙構不由得對李渭有些刮目相看。儘管李渭也有些機會主義,但趙構並不反感,能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總比碌碌無為的官吏強多了。喜好名利本身沒有錯,善於抓住機會也沒有錯,只要是處於公心公利,趙構從來不去批駁。

“李縣尉,你方才所談,甚好。”趙構誇讚道。“回去後,不僅僅機制要落實,還要有具體部署。我建議你成立縣一級應急處置特勤大隊,專門處理一些重大緊急事件,加強訓練,做到隨時能夠‘拉得出,打的贏。’,就建在縣裡的總捕房名下,具體規模,可回去和縣裡開會研究一下,你濮陽縣可以作為一個試點,我只要一個結果,濮陽成為全國平安縣。”

李渭渾身熱血沸騰,大宋帝國第一個試點縣,這份殊榮,將屬於他和他的濮陽。

次日,趙構在趙百斤許家坡鄉武社鄉兵巡邏大隊的護送下,一路繼續向北,一直到進入魏縣境內,趙百斤才依依不捨帶人告別回去。

進入魏縣,趙構不由得響起雙井鎮、龍王廟這些讓他記憶深刻的地方,

尤其是雙井鎮。張愨詢問到哪裡住宿打尖,趙構想了想,還是想住在龍王廟大集西面,有一個“西市客棧”,看看還有沒有,這是上次他們住過的一家老店。

龍王廟鎮,算是魏縣一個較大的鎮,但要說出名,還是龍王廟大集,不僅僅是魏縣,南到南樂、清豐,北連肥鄉、館陶,東有故城,西牽臨漳,這個龍王廟大集,可是連線著周邊三縣十地的買賣,現在越做越大。

順著官道,首先看到的是矗立在衛河西岸的龍王廟,供奉的卻是河龍王,香火甚是旺盛,進進出出的香客,形形色色,但都是一副喜笑顏開的模樣,不少孩童手裡拿著五顏六色的風車,歡快地跑來跑去,落日的餘暉斜撒下來,更顯得龍王廟矗立在哪裡的影子越發高大。

過了龍王廟大約三四里,就看見了龍王廟村,村西就是龍王廟大集。幾人下馬下車,步行而過,到了近處,才發現比上次見到的,要擴建了許多,地面上全是青石板鋪就,平平整整,被劃分成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區域,加上中間一個圓形區域,從空中俯瞰,就像一枚巨大的銅錢形狀。

儘管已經傍晚時分,但集市上的人群依然絡繹不絕,許多夜市小攤,好像已經開始佈置起來了。

張愨低聲對趙構說道:“這是大名府崇寧觀淨一道長的傑作。官家曾在這裡逗留,也曾對這個龍王大集讚賞有加,龍王鎮這些年抓住這個時機,開拓集貿市場,請淨一真人設定,成了這帝錢制式模樣,倒是催生的龍王廟大集紅紅火火,現在是周邊三縣最有名的集市之一。您看中間這通道,寬闊平整,兩輛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