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魯奴奴揮手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金兵左翼的都統軍猛安率領自己的萬人隊率先開始發動進攻,緊接著,右翼的金兵也開始向宋軍後隊移動包抄過去,小魯奴奴開弓沒有回頭箭,腳後跟一磕馬腹,胯下甘草黃唏律律的叫聲中,一馬當先衝了出去,這個時候,作為主帥,小魯奴奴知道自己必須衝在最前面,身後的兩千中軍就是撕開宋軍防線的鋒利之刃。

小魯奴奴也要效仿宋軍的穿插戰術,利用自己精銳的兩千中軍,穿插到底,把宋軍的左翼先分出來,以一個萬人隊抗擊住是宋軍右翼,自己的中軍和右翼埋伏的金兵萬人隊,集中優勢兵力,先消滅宋軍左翼之後,再對宋軍完成二次穿插分割。

但是,迎接金兵的卻是劈頭蓋臉的鋼臂弓射出來的烏泱泱的箭雨。這批鋼臂弓,是專門為騎兵研製的,步兵用鋼臂弩,騎兵是稍小一號的鋼臂弓,這還是完顏婁室的黑水軍團給趙構的啟示。

完顏婁室的黑水軍團都是金兵裡面的精銳組成,騎射之術天下無雙,趙構命令磁州兵器坊,研製出騎兵專用的鋼臂弓,比起金兵所用的牛角弓來,無論是射程、破甲、維護、更換、全天候使用上,都高出不是一兩個檔次,關鍵是維護上,機件可以互換,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很快就能從幾把破損的鋼臂弓中,組合一把新弓出來繼續投入使用。鋼臂弓的普及,讓黑水軍團的戰鬥力飆升凸顯,馬上引起其他軍團的注意,趙構索性在全軍推廣,鋼臂弓和鋼臂弩成為宋軍最主要的武器配置,在霹靂炮和快槍尚不能全面裝備全軍的前提下,這便成了宋軍手裡的大殺器。

熟練的弓箭手在十吸之間可以最快射出十五支箭,隨著宋軍方陣裡嘟嘟嘟吹響的竹哨,一波波鋼製箭頭的鵰翎箭從天而降,這種拋射而出的羽箭,鋼製的箭頭賦予了羽箭極大的勢能,增加了其破甲之力,金兵身上的鱗甲遠遠不能抵禦,這就造成金兵的第一波次進攻就被宋軍萬箭齊發箭雨所覆蓋。

宋軍重點招呼包抄上來的金兵右翼部隊,卻對當面而來的金兵和左翼金兵只是進行攔阻性射擊,減慢金兵衝擊的速度,但是對包抄到後面的金兵,卻是全力阻擊,難道這是在為自己留後路?宋軍還想跑?

處在宋軍將領的位子上,這個戰術變化也可以理解,但是,宋軍只是加大弓箭攔截的力度,軍陣卻沒有變化,按理說應該迅速變換成箭矢陣型,向外殺出去才是,為什麼固陣而守?

小魯奴奴很快知道了宋軍為什麼沒有變,不是沒有變,而是不像他所想的那樣去變。當小魯奴奴的兩千中軍快要衝到陣前的時候,一聲尖銳的竹哨吹響,頓時天空黑壓壓飛過來一片圓咕嚕嚕的東西,冒著青煙落在疾衝的馬隊中間,“轟”、“轟”、“轟”……就接二連三地炸響,一下子前衝的金兵騎兵就被驚了,隊形大亂,馬兒下意識地向兩邊繞開,倒是把中間讓開了一個缺口。

中間的宋軍方陣迅速變化成箭矢陣型,順著炸開的缺口直接衝向金兵正面一萬人的中軍,一面火紅色的引軍旗迎風飄揚,左邊豎寫一行大字“宋國黑水軍團朵力團”,軍旗黃色鋸齒鑲邊,中央是咆哮的虎頭刺繡,栩栩如生、威風凜凜,正是黑水軍團的軍旗。

小魯奴奴心中大驚失色,“黑水軍團朵力團”?這是黑水軍團主力啊,怎麼出現在這裡?小魯奴奴關於戰場情報的蒐集還是出色的,從故里甸的淪陷,到斡克阿憐大軍的覆滅,都有這個“朵力營”,不,現在應該叫“朵力團”的影子。據說這是宋國大帥親自命名的一支部隊,就註定了這支部隊的不尋常的地方,“朵力團”出現在哪裡,意味著宋軍進攻的重心放在哪裡。

現在不是驚詫的時候,小魯奴奴急忙下令調集右翼包抄的金兵回撤,先鞏固自己陣地再說。金兵的號角剛剛吹響,忽然宋軍左翼的一個萬人隊徑直衝向調頭的金兵右翼,這一擊正打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