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極致,每次倆人的比拼,都是軍中的盛宴,尚功緒都是廣發英雄帖,成了麒麟軍團第三軍的年度大餐一般。

還有兩個人比較特殊,一個是龍躍的老大梁景,這兩年梁景的趙家內勁越發純熟,儼然已經成為趙家十八斬的第一刀,龍躍本是武痴,越是這樣,越是拉著梁景對練,兩個人都是真傢伙,梁景的秋月本就一柄寶刀,龍躍的“龍刺”也是專屬利刃,但越往後打,龍躍越感覺到吃力,梁景渾厚的內力就體現出他的優勢,龍躍在於一條大槍的隨心所欲,無招無式,又招招有招,對於“武”和“藝”的理解,已經高高在上,無人能及。但吃虧在於內功不足,梁景徵得師父趙旭同意,將趙家內功心法“悟真內功螺旋勁”傳於龍躍,自此龍躍的功夫一日千里。但梁景也在和龍躍的對抗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武技,畢竟,他的梁一刀的綽號越來越響,總要名副其實吧。

最後一位就是宋國皇帝陛下趙構,龍躍幾次想和這傳說中的宋國軍神交交手,都讓梁景制止了,這個龍躍哪都好,就是有點一根筋,要是萬一有個閃失,梁景還不讓五大司令給“活剝”了。倒是趙構聽說了,笑著對梁景說,哪有你說的那麼危險,好歹是大宋軍人(梁景的安情局按照軍人待遇),斷不至於刺王殺駕吧,一是應對了龍躍的武痴之名,再說,自己也需要不斷跟高手過過招來刺激自己一下。

至於交手的整個過程,屬於軍方和安情局的最高機密,勝負輸贏本就是一個謎,讓人更加猜不透的是,隔三差五,龍躍便被飛龍衛叫了去,不是在靜園,就是在飛龍衛的大營,不過,每次龍躍出來,都是激動得臉紅脖子粗,一連幾天下不去那股子勁兒,但人們還是從他嘴裡和一些行為上發現了一些端倪,龍躍更加沉穩,言談舉止中,只要提及趙構,必定恭恭敬敬起身揖禮,這也讓人們躲了一些遐想。

這次龍躍又是趙構欽點參加這次軍事行動,自然是對龍躍的一次考校,因為這是龍躍第一次作為一方主官親自帶隊,趙構就是要在讓他們在戰鬥中成長起來。

龍躍這次的任務,就是斬首金兵統領大將完顏合刺。加強營的行動只不過是攪亂局勢,好讓他們豹衛下手。龍躍帶著自己的這隊豹衛十五人,組成五個三三軍陣戰鬥小組,整個攻擊隊形成一個狹長的梅花形,直撲完顏合刺的中軍大帳。

剛開始金兵以為這是前來保護主將的親衛,可馬上就看出不同,這隊“金兵”雖然身著金兵的衣服,但在左臂上統一纏著一條紅絲帶,另外,手裡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既有金兵的狼牙棒、四稜棍,也有宋軍特有的破金斬和宋刀,突前的三人,卻是清一色的長槍,尤其是箭頭之人,一杆大槍就像一條黑黝黝的毒蛇一般,所有金兵金將都不是其一合之敵,所有撲上去的金兵就是迎面一刺封喉,根本不用第二下,金兵就捂著脖子倒下,根本就捂不住飈射而出的鮮血。

後面的宋軍顯然對這種打法極為熟悉,配合非常默契,兩翼掩護的全是平端著手弩的弩手,射出去的弩箭又準又狠,都是一箭封喉、釘面門,這一隊宋軍進攻速度極快,轉眼間已經殺透金兵的第一層護衛,撲到了完顏合刺親衛隊前。

雙方嚎叫著撲向在一起,金兵誓死保衛自己的主將,而宋軍則目的明確,就是衝著完顏合刺來的。雙方的拼殺很快就到了白熱化階段,宋軍的攻擊有效、犀利、目的明確,金兵的抵抗頑強、悍不畏死,但卻明顯沒有護衛的經驗,所有人都擋在正面,兵力分配上出現了偏頗。

宋軍明顯訓練有素,很快抓住了這個漏洞,突前的宋軍長槍橫掃,將一名金兵謀克一槍抽倒在地,軍陣瞬間轉向金兵左翼,突前的三人手中的長槍配合默契,急速的突刺之下,金兵的隊伍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空檔,完顏合刺的親衛隊長紅著眼嚎叫著,親自帶隊撲了上去。

就是這個時候,宋軍的